田波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學生的基礎,又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就能自覺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點金人,有了興趣,再困難的學習,學生也會興趣盎然;沒了興趣,再重要的學習也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那么,該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呢?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漢字;興趣
一、建立“識字超市”
為了讓學生對漢字感興趣,我在教室的一角建立了“識字超市”,把一部分簡單的字以部首來歸類,如三點水、兩點水、單人旁、雙人旁、走之旁、寶蓋頭、木字旁等偏旁張貼到墻上的識字超市里,并鼓勵學生往“超市”里“投資”(也就是把自己從各種渠道認識的字貼到墻上),這樣,不但讓投字的孩子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其他同學也跟著認識了這些字,可謂一舉多得。從此,一張張制作精美的字卡不斷出現在“識字超市”里,孩子們暗暗比著誰認的字多,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制作“識字圖書”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我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看課外書,在讀故事的同時認識了更多的漢字,同時將那些他們感興趣的材料收集起來,寫寫、畫畫、剪剪、貼貼,做成一本本圖文并茂的“識字圖書”。例如,孩子們喜歡看《西游記》,其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一章,情節生動,孩子們很喜歡,我就讓他們把其中的故事情節剪切下來,貼到收集本上。這樣,時間長了,搜集的故事多了,就成了自己“出版”的故事集錦,也是一本精美的“識字圖書”了。這樣做不但給孩子帶來了樂趣與挑戰,更激起了他們追求成功的意識。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動腦、動手,自己創設識字情境,走進語文,走進漢字,逐步學會感性地欣賞漢字的美,對語文的愛也由此而與日俱增。
三、投放“漢字海洋”
要讓學生保持長久的樂于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需要教師不斷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燃料”和“動力”,讓其不斷產生“我要學”的愿望,不斷增強“我能學”的自信心,不斷體驗“我真行”的成就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盡情展示課內課外的語文收獲,既能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又能使其獲得成就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形成好學上進的動力。基于這一理念,我變著花樣讓學生主動識字,制作了一個“漢字海洋”置于墻角,鼓勵學生不定期地投放“識字卡片魚”,隨時隨處把課內外認識的生字記下來投放進“大海”,比一比誰是最優秀的放生者。此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學完一篇課文,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去“放生”,每到課間,都有很多學生聚集在“識字海洋”邊,欣賞“海中的魚兒”,體驗放生者的樂趣。班里每周都要“吃一次豐盛的海鮮宴”,也就是把“識字海洋”中的字拿出來,大家聚在一起來讀,誰識記的多,誰就是“海龍王”。課堂中借助漢字特點形象識字。在教學象形字時,如水、火、山、石、木等字,我指導學生圖與字、物與字結合,讓學生在學習和比較中掌握象形字的識記規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識記,引導學生學會識字。如,《有趣的漢字》一課的生字,很容易讓學生由字聯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還有一些字雖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筆畫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圖畫。利用這一特點在識字過程中可以用聯想形象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如,學習“日”字,“日”它像圓圓的一輪紅日,外面的“口”是太陽,里面的“一”是太陽放射的光芒。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四、開展識字比賽
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識字活動時,我還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發揮有效表揚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以闖關搶答或當場評分表揚等形式進行比賽,如,教學偏旁相同的生字“抬”“捧”“拾”等,看誰識字的速度快,就評他為“識字小能手”。在激烈的競爭中,大家情緒高昂,學習生動,記得牢固。
五、開設“光榮榜”
“成就”是低年級學生課外識字的最大內驅力。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識字成果的愿望,而我們班舉辦的“聽寫比賽”“寫字比賽”等各種識字競賽就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舞臺。為了不斷激發學生的熱情,我們開展了評比活動,“識字圖畫書”做得好的,投放“識字海洋”積極的學生都有可能被評選為“識字冠軍”,讓自己的照片登上“光榮榜”。
六、走出教材,在生活中識字
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有識字的資源。我緊緊抓住低年級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識字欲望,鼓勵學生留心生活中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漢字,并且主動去認識更多的漢字,這樣不僅可以加快識字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熱愛生活的情感和認真觀察生活的態度。例如,剛入學,我就讓學生將自己作業本上的名字都標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本子,擴大識字量。經常鼓勵學生主動去認識生活環境中的實物、圖片,借助電視、媒體、所買物品的商標等認識漢字;給所認識的物品貼上名稱標簽;將課外認識的字剪下來,辦成手抄報,使生字詞與具體的情境畫面有機結合起來,使識字活動不再枯燥無味,而是趣味盎然,生機無限;另外,教給學生簡單的查字典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認識大量的漢字,提高了學生的課外識字量。通過豐富多彩的識字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濃,提高了識字效果。
總之,孩子們對每個漢字的學習都是發展思維的過程,動手操作的過程,培養審美情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快樂的環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在快樂中體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