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瓊
摘 要: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四項基本能力,其中閱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豐富閱讀內容,提高閱讀質量,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應當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開展系列拓展閱讀,幫助學生在廣闊的閱讀世界中汲取知識,獲得情感陶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討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學階段開展拓展閱讀教學,一方面,與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相互輝映;另一方面,會對小學生產生長久、深刻的影響。拓展閱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學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有助于學生獲得情感熏陶與感染,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實行拓展閱讀教學,提高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思考與實踐的領域。
一、立足小學語文教材,拓展閱讀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綱多本”的指導思想,極大豐富了語文教材,通行的每一版本語文教材都蘊含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被選入語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這些文本既具備較高的文學價值,又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協調,因此是語文閱讀的一大重要資源與寶庫。為此,開展拓展閱讀教學,要首先立足語文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尋找恰當的角度進行拓展閱讀教學。立足文本是拓展閱讀的基礎與前提,但拓展閱讀卻不能局限于教材文本這一范圍,而要跳出文本的束縛,拓展閱讀內容,真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內部動力。激發閱讀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對閱讀的熱愛,將會使其受益終生。為此,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提高閱讀內容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二、拓展閱讀時空,營造閱讀氛圍,提高學生閱讀的自覺性
拓展閱讀,既指閱讀內容的拓展與豐富,也指閱讀時間與空間的拓展與豐富。充足的閱讀時間與豐富的閱讀空間,是實行拓展閱讀教學的基礎,缺乏時間與空間的保證,拓展閱讀教學的開展很難落到實處。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往往停留在課堂之上,然而課堂時間有限,閱讀很難持續、深入地進行。為此,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與課后閱讀,使閱讀成為一種優秀的習慣。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草船借箭》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背景資料,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除了拓展閱讀時間之外,教師也應打破教室這一空間的束縛,帶領學生走入當地的圖書館、書店等,為學生展示一個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打破課堂與教室的束縛,拓展閱讀時間與空間,教師要注重營造閱讀氛圍,提高學生閱讀的自覺性。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具有愛玩、愛做游戲的天性,并且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為短暫,很難真正靜下心來進行閱讀,因此,無論是在課堂還是課外,無論是在教室還是圖書館、書店,教師要注重引導,營造溫馨、安靜的閱讀氛圍,使每一個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盡情地開展閱讀活動。
三、開展閱讀活動,加強閱讀交流,深化學生閱讀的質量與深度
要想提高小學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開展一些閱讀活動是極其必要的。一方面,由于活動具有豐富性、趣味性,容易激發小學生的興趣與動力,使他們樂于閱讀;另一方面,閱讀需要交流與溝通,開展活動為學生進行交流搭建了一個有力的平臺。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面對同一個文本,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感受與理解。閱讀活動,使閱讀從自我閱讀走向了對話,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與深度。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由于生活經驗貧乏,知識儲備較為薄弱,閱讀活動可以幫助他們發現閱讀中存在的認知偏差,吸收其他同伴的感受與觀點;同時,小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閱讀活動能幫助他們挖掘自身潛力,最終起到很好的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閱讀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詩歌朗誦活動、閱讀交流會、閱讀成果展示活動等。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與素質教育有效實施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應當置于舉足輕重的位置,這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實現語文三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大有裨益。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加大對拓展閱讀教學的重視力度,從上述幾個方面入手,拓展閱讀內容,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營造閱讀氛圍,提高學生閱讀自覺性;開展閱讀活動,加強閱讀交流,深化學生閱讀的質量與深度;傳授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拓展閱讀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譚光明.小學語文拓展閱讀初探[J].中外交流,2016(17).
[2]楊瑞紅.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中的人文性初探[J].亞太教育,2015(21):28.
[3]陳雙雙.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初探[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