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是常用的課程教學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方法從理論出發,以小學數學各大方面典型教學內容的課程教學設計著手,給學生和老師提供了合理完整的課程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對學習目標與成績的評估做出了合理的標準規劃。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實踐過程包括了教學設計、教學資料的整理、教學過程分工等環節。
關鍵詞:小學數學;整體教學;分工合作
從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來看,很多老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使小學數學老師在師范院校學習的時候,理論知識基礎扎實,但是在授課的時候,卻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暴露出來的學習問題對實行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改進與創新,嚴重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老師并沒有認識到課程與實踐的結合,對于課程缺乏自己的深刻理解,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孤立的知識點,所以,在教學中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整體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論”整體教學的含義
何為整體教學?即在所有課程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新型教學方法。整體教學課程直至今日還仍然處于初步發展的狀態。該理論并不是一種課程形式,從本質上來講實際上是老師對學生進行的一種知識與身心之間的聯系、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結。該理論所強調的重點即為整體之間相互滲透的關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追求課程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完美協調,主張從整體入手進行教學,以此理論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習素質。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看成有靈性的個體,教學過程即為將不同學科進行聯合的一個過程。在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整體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知識和學習的雙重整體性,以此提高學生的課堂知識轉化率,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靈活運用教學策略等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小學數學教學論”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
1.正確選擇教學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要正確掌握小學數學的教學課程和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整體教學。第一,要重點關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大領域的重難點;第二,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調小學數學的核心概念,比如符號意識、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對數據的分析思考能力等;第三,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必須兼顧多個方面,不但要有對于新課程的學習,還要對學過的課程進行必要的復習鞏固,進行相關的實踐練習,開展一些數學實踐活動。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中有很多的經典課題可以用來進行舉例,如:11~20各數的認識(一年級上)、20以內退位減法(一年級下)、圖形的拼組(一年級下)、厘米和米的認識(二年級上)、乘法的初步認識(二年級上)、統計(二年級下)、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上)、多邊形面積的整理和復習(五年級上)、用字母表示數(五年級上)、確定起跑線(六年級上)等課題。這些課題都能夠讓小學生形成數感和符號意識的初步基礎。
2.組建共同體
在每個學期開始的時候,老師會進行學科材料的分發,會進行一段時間的提前準備。每個材料大致分為三個部分:(1)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2)課程學習的研究性學習框架;(3)對學生交流討論以及對學生進行評估的標準。課程材料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教育學科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聯系進行突出顯示,進行靈活的綜合運用。比如在“11~20各數的認識”課程資料中,主要提供了以下資料:(1)ADDIE的經典教學設計模式,該教學設計包含了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價五個方面的教學課程內容;(2)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特征、編寫目的;(3)對自然數特征的認識;(4)小學生思維模式的獨特之處,思維能力的發展方向……這些資料讓小學數學的課程設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難點進行更好的記憶。
3.教師進行分工合作
每個教師團隊要對教學資料的設計整理加以重視,熟悉各種要求,把每個老師進行細致的分組。一部分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觀察了解,了解各門學科的學習情況,了解各門課程的實際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教學資料進行細致的編寫與整理,在編寫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加強對整體教學的認識,并且能夠靈活運用,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從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來看,實行小學數學整體教學具有充足的必要性。再從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來看,小學數學老師想要打造最好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以小學數學教學論來說,不但要讓小學數學課變成“整體的課程”,還要對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重新規劃,在全校范圍內展開小學數學的整體式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此同時,這也對培養專業的小學數學老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安桂清.整體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7-48,119-167.
[2]馮銳,劉麗麗.整體論視閾下的教學設計探討[J].開放教育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