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非
摘 要:在新課程實施的十幾個年頭中,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最大的轉變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傳統的一本書、一張嘴單向式向學生自主學習、有效率地學轉變。因此,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性,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貫徹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少講”、“精講”,幫助學生開啟自主學習模式,進行自主探究,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自主學習
教學有度,學而有法。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緊扣時代的脈搏,實現小學數學的偉大變革,一直是廣大數學教育者研究的話題。當務之急是教師與學生認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創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巧妙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規避小學數學的枯燥性,提升數學的接受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一、革新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教多少,學生就接受多少。學生接受教師的“灌輸”成為一種習慣。這種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完全顛倒。這種教育現狀,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針對這一教學現象,可以借鑒古希臘生物學家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這句名言。教師應當注重教學的新穎性、多變性以及開放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導學有度,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學生思維自我放飛。
二、興趣為主,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巧設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通過自主實驗探究、搜集信息、分析數據、自主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和態度的發展。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通過自己動手實驗,收獲成功的喜悅,相對于教師苦口婆心灌輸得來的知識,自主實驗會讓學生記得更牢固。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也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1.首先讓學生根據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并說出它的面積應當怎樣計算。
2.讓學生自主感知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自主掌握三角形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之間的關系。
3.讓學生從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之間的關系中得出結論,自主歸納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通過自主實驗探究,既能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有利于激活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三、自主學習空間,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學習是一個自主過程、個性化過程,學習方式并不唯一,途徑多種多樣。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方式。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歸納、總結,來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因此,數學教師應當認真研讀教材,善于將一些例題轉變成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探討、交流。例如,在教學“分數大小比較”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比較的情景圖,然后提出問題:(1)情景圖中的兩個分數哪個比較大;(2)這兩個進行比較的分數有什么特點?(3)通過比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根據這三個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課堂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交給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幫學生養成了自主鉆研教材的學習習慣。
四、自我反思,進行自評自測
數學教師應當在下課前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評測。學生在經過自主實踐獲取知識之后,開展自我反思。讓學生在收獲成功的喜悅之時,發現自身有待提高的地方。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相關知識點后,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測自評。(1)這節課你掌握了什么知識?學生答:我掌握了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運算方法。(2)你是用什么方法掌握這部分知識點的?學生答:通過情景圖觀察,結合同分母分數計算法則所獲得。(3)你還想掌握什么知識?學生答:一個整數和一個分數進行加減運算又如何運算?(4)你發現了自身哪些不足?學生答:要懂得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經常自我評測,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說出自己的目標與期望,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總之,新課改理念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迫在眉睫。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性,課堂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自主討論、自主分析,自主得出結論。在這里呼吁,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巧設各種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刺激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熊沙.小學數學情景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4(11).
[2]武新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