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在鳳
摘 要:所謂創新,就是不遵循傳統,而是推陳出新,可以說,創新是讓一個民族永遠保持生機的動力源泉,而創造性思維是指人們在創造中的思維過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工作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而且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因此,就此問題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性思維;方法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更要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而小學作文作為學習習慣養成和素質鍛煉的重要階段,無疑得到了教育界更多人士的關心和重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了更多一線教師的關注,但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可以說是不容樂觀,雖然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了,但是從學生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教師對閱讀的教學存在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現象,因此,如何徹底改變這一現狀,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充分展示自我,體現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成為更多一線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和課題。基于此,本文根據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就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建議,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注重積累,在積累中升華
可以說,要想讓學生有創造性思維,那么首先就需要讓其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只有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知識量,才能在知識交融的過程中產生創造性思維,讓其想出更多的方法,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多閱讀、多積累。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抽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閱讀或者朗讀一些名著美文,例如《水滸傳》《西游記》《悲慘世界》等,并在學生閱讀之后通過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去思考,例如“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怎么處理?”這樣的問題,都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善于利用課后的時間去閱讀、去積累,可以在班級建立一個小小的圖書館,并定期更換書目,最好是能夠與學生近期所學習的內容相吻合,這樣一來,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養成愛閱讀、善于積累的好習慣了。
二、深挖教材,延伸教材內容
教材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根本依據,相應的,教材也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匯總做好教材內容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需要以教材為根本,橫向延伸,深挖教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秋游》一文時,可以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春游、秋游的經歷,讓學生比較一下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色;在學習《鄉下孩子》一文時,可以通過設置“我們需要向孩子們學習什么”“今后自己要怎么辦”等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尊重別人,學會交流,學會相互關心愛護;在學習《趣味的發現》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有趣的現象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并通過讓學生自己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來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等。
三、重視實踐,在實踐中創造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同樣如此,也就是說,在小學語文閱讀實踐教學中,要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就需要讓學生不斷實踐,實踐可以是通過語言表達來實踐,也可以是通過寫作來實踐。例如,可以通過一篇文章的閱讀來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在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樣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同時,可以讓學生比較自己不同階段寫出的不同文章來感受一下自己思維的變化,以使得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有效的增強,久而久之,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同樣也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高。
總的來說,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其表現出越來越突出的作用,所以,作為一線教師,一定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重任,在實踐教學中能夠做到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僅是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對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這一問題的探索性分析,筆者也將在今后的實踐教學和理論知識學習中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參考文獻:
[1]程麗.基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6(5).
[2]甄英會.創造性思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環球市場,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