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薇

摘要:我國南方各少數民族“干欄”式的吊腳樓各有特色,但不同民族在選擇居住環境、地理條件、群居或散居、都是與其民俗與信仰有關,而侗族的“干欄”式建筑卻獨具特色。研究侗族干欄式建筑的平面空間布局是畫好侗族建筑表現圖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能從傳統建筑文化中獲得靈感,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關鍵詞:侗族建筑;干欄式;建筑效果圖;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TU252 ITU-0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6—0095—02
引言
在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中,侗族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他們自古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里,有著自己獨特的居住建筑。當今侗族的住房建筑,仍然保留古越人干欄式建筑傳統特征。“干欄”一詞,起源于古越語:“干”或“鞏”音是當今侗族的自稱。以考察三江程陽八寨侗族聚居區干欄式建筑為例,這種干欄式建筑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住房空間,包括臥室、客房、堂屋,灶屋。下層豢養牲畜、安放石舂及各類雜物。根據室內空間的不同用途及其重要性,又將其劃分為四類:禮儀空間,包括火塘和堂屋,在室內布局中有著重要的精神功能;生活空間,包括廊道空間、臥室和起居室,為日常起居的主要場所;輔助空間,包括畜棚、儲藏室和衛生間,是日常生活的輔助空間;交通空間,主要是樓梯,它主導著進出住宅和住宅內部的垂直交通。
1侗族干欄式住宅的3種平面類型
1.1前廊直入型
這種類型的住宅采取與人口軸線垂直方向為導向的平面布置形式,空間的序列由前部寬廊分散到后部的空間,因此,寬廊均有開口進入各個封閉開間內的房間,可以直人到每個開間。住宅在空間上被劃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從平面布局形式來看,類似于“前堂后屋”,即前部為起居待客空間,后部為家人寢臥空間的空間格局,只是前廊與后室所在的軸線正好與人口軸線相垂直,也可以說是入口側面的“前堂后屋”。
1.2前廊—火塘型
前廊火塘型和前廊直入型住宅的區別在于:后者各開間與廊都保持了直線的遞進關系,而前者,空間序列在進入火塘后發生轉折。這兩種類型的相似之處在于,就的是火塘無疑是家庭中最重要的起居空間,與前廊保持了固定的軸線關系。同樣,在三開間的前廊火塘型住宅里也有“堂屋”的出現,但還是沒有起到空間轉折的主導地位。
1.3前廊—堂屋型
前廊堂屋型的住宅,空間序列從前廊到堂屋,然后通過堂屋來組織內部各個房間的出入,軸線在堂屋出發生轉折。這種類型的干欄式住宅相當普遍,在大部分住宅里,堂屋是通過在進深方向擴大部分前廊而形成的,是三面圍合的半開敞空間。雖然堂屋是住宅的核心空間,火塘間退居堂屋一側,它的部分功能為堂屋所代替,但仍然是家庭中重要的禮儀空間,與堂屋一道成為住宅的雙中心。
2研究侗族干欄式住宅平面空間布局對手繪建筑效果圖的意義
2.1能夠更好的表現侗族居住建筑的空間結構及造型
手繪作為傳統的表現技法,有著自己獨特的表現效果和表現優勢,手繪表現技法能啟發藝術設計的靈感和創意,方便傳達設計創意和設計理念,具有強烈的個性表達風格。設計效果圖還必須從多方面反映出物象平、立、剖面圖及平面立面的空間和細部的表現,從而反映出整體空間的組織關系、空間與空間的銜接關系、序列秩序的完整關系等。因此,在進行侗族建筑手繪表現訓練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去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意識,根據平面圖迅速在頭腦中形成三維空間形象的能力,這種訓練明顯地鍛煉了學生的空間創作思維,研究侗族干欄式建筑對于畫好侗族居住建筑的結構及造型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從侗族建筑的平面空間序列中啟發學生的空間創造思維
用手繪表現效果圖的方式表現中國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建筑的同時,還必須讓學生清醒的認識到創新時代的中國文化,不僅需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繼續發現,還需要創新。因此,通過對侗族建筑的手繪表現研究的同時,在手繪訓練的初始階段,還必需要求學生積極地運用素描、色彩和速寫等知識,迅速把握準確的透視和尺度感,引導學生將相對單純的空間,發展為若干個變化的空間,將相對復雜的空間重新分解組合,令空間富有新意,激發了他們主動創造新環境的熱情。創造學家認為,組合是創造思維的本質特征。手繪表現中的組合法是設計構思階段創新的有效方式,其方法就是將原來的舊元素進行巧妙結合,重組或配置以獲得具有統一整體功能的創造成果的創新方法。通過巧妙的組合,能給人無窮的創意。建筑表現中的組合法大致有:在建筑原有的特征中補充或增加新的內容的立體附加;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類型空間思維或概念的異類組合;若干相同建筑實體、空間的同類組合;在建筑的不同層次上分解原來的要素重新組合
在建筑設計創作時多運用這種方法會取得意外的效果。特別在構思的手繪表現階段就是對創意的展現與檢驗和推敲的階段,更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如果再把這些片段重新排列組合,便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所以當學生在設計困惑時,采取各種傳統、經典設計元素的不同組合方式,運用手繪快速表達方法,能啟發他們打開思維,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侗族干欄式建筑不僅對于畫好侗族的居住建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傳統文化中獲得靈感,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喚醒學生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這樣學生的設計表現才能與設計思維同步,手繪表現更好服務于設計創作,呈現更好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