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琳
【摘要】在以往的歷史教學模式中,教師比較關注學生知識網絡的構建以及知識的記憶,并沒有關注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所以相應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發現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通過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學生能夠有效的提升自身歷史素養,并且獲得一定的進步。本文對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歷史教學 改革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47-02
一、前言
新課程改革推進了歷史教學的改革,并且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通過歷史教學,能夠實現對于歷史文化的傳遞,并且切實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素養,能夠讓學生利用辯證以及客觀的眼光來認識當前的社會,通過應用新型的歷史教學思路,能夠有效促進新課改理念的落實。
二、當前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前的歷史教學缺乏活力,并且過分的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同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所以學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的學習,對于教師的思路是完全的服從,這種模式下,學生的綜合歷史素質難以得到提升。在歷史學習中,教師缺乏有效的引導,學生往往只是聽眾的角色,沒有過多問題,同時缺乏對于歷史內容的思考。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產生對于歷史的思考以及體驗,只是處于機械重復、死記硬背以及被動接受的狀態。由此可見,當前歷史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教師需要提起重視,并且關注對有效教學對策的應用。
三、新課改下歷史教學方法的改革對策
1.在歷史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
在歷史教學中,主要講解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是歷史學家根據相應的物質和文化遺存對相關歷史的再現,同時利用語言的形式來進行表達。所以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通過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學生可以了解相應的歷史,但是缺乏生動性和直觀性,學生會感覺自己和相應的歷史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對此,教師不能簡單的依靠語言描述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是需要引入錄像、視頻等手段進行教學,設置相應的情境,讓相關歷史人物以及場景進入學生的視野。如此以來,能夠拉近學生和歷史之間的距離,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和氛圍,能夠切實提升歷史教學的實效性。比如在講解關于五四運動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我的1919》片段,并且讓學生體會顧維鈞和日本代表爭取我國山東主權的情境。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同西方不能失掉耶路撒冷一樣。通過這種情境的感染和熏陶,學生感受到了較強的震撼,并且表達了自己對當時歷史的觀點。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得到了培養,教師達到了相應的教學目的。
2.在歷史教學中應用問題探究法
通過歷史教學,教師需要讓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并且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教師的問題設計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引導學生有目的的探究。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把問題的主語變成你或者我,這樣學生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從當前是的歷史情境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夠獲得有價值的意見和看法。比如,在講解華盛頓會議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相應的內容、地點、時間以及發生背景,并且提出問題,這個會議的召開是不是解決了各個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具有實際效果嗎?這樣能夠有效的揭發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并且讓學生了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問題和戰爭根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問題不僅需要解決學生的疑問,并且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還需要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并且讓學生產生回答的探究的欲望[1]。
3.在歷史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是一種特別的學習形式。其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主要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應用自由結合劃分、值日組劃分以及作為劃分的方式。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讓學生之間能夠團結協作。但是,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小組合作需要具備目的性,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相應的探究目標。在劃分小組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分配相應的探究目標,避免學生因為討論的熱烈而偏離了原本的探究方向。第二,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教師需要做好監督以及引導的角色,鼓勵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合理的進行指導[2]。有些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認為自己不需要動腦,總是依賴其它同學的想法,這是不對的。如此一來,學生難以在合作中獲得進步,因為每次討論過后,這些同學就會蒙混過關,所處沒有什么收獲。對此,教師需要在合作學習中合理分組,讓學生都能夠有發言的空間以及思考的機會,時不時的想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及時的聽取各個學生的觀點,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感,這樣能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合理的拓展教學內容,布置一些有益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進行探究,比如對于一個歷史事件,不僅需要了解原因和背景,還需要了解相應的國際環境,中國環境等等,這樣才算是深度的歷史教學[3]。
四、結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歷史教學思路。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持續的吸收新的教學思想,并且及時的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實際教學中加強實踐,并且總結有效的教學思路,充分的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需要樹立人性化的教學理念,并且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歷史,從多個角度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持續提升自身的綜合歷史素養。
參考文獻:
[1] 唐岸映. 新課改條件下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1(09) .
[2] 胡青春. 新課改下歷史教學方法初探[J]. 商業文化(下半月). 2011(04) .
[3] 關穎. 淺談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方法[J]. 學周刊.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