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歌 周長東
[提要] 學前教育師資水平是決定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全方位的措施構建一支穩定、數量充足、專業化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成功舉措,對我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學前教育;師資建設;國際經驗;啟示
本文系宿遷市2016年度哲學社會科學類課題:“建立學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研究——以江蘇省宿遷市為例”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4月20日
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普遍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1999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會議報告把學前教育看作“從投資中獲益最多的教育階段”。美、歐(主要是北歐和英國)、日、新西蘭等國的學前教育以高質量聞名于世,這些國家依據本國的傳統和新時期特點,不斷推陳出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對我國有著重要的啟發性意義。
一、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特色
(一)美國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美國是一個高度重視立法的國家,在學前教育上也不例外。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提高學前教育教師,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美國先后頒布了涉及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提前開始法》、《兒童保育法》、《早期學習機會法》、《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開端計劃》等一系列法律,對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學費減免,以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去學習、探究學前教育,增加學前教育教師的人才儲備。通過法律明確學前教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將教師工資、福利等列入教育撥款項目,以豐厚的工資、福利待遇來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為保障學前教師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立法保證培訓的財政投入。20世紀80年代頒布的《提前開始法》,為3~5歲幼兒的發展制定出具體的財政撥款原則和條例,政府的財政支持為學前教育師資的培訓提供了充裕的資金。
美國學前教育從業門檻較高。《質量2000倡議報告:不是偶然》和2002年頒布的《不讓一個兒童落后》法案建議,各州學前教育師資在2006年之前達到學士學位水平。《開端計劃法案》要求,在2013年之前,所有的開端計劃項目教師至少擁有副學士學位,其中50%以上要有與早期教育相關的學士學位。
政府為提高學前教育教師素質,形成了職前培養、新教師入職培訓與在職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一體化培養體系。讓每個幼兒教師成為專業化人員是美國幼師職前培養的目標。2009年出臺的《幼兒教師專業準備標準》,規定幼兒教師專業準備應具備的6條核心標準,是大學和學院教育院系實施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的主要依據,是幼兒教師教育計劃制定與執行的指南。
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是美國法定的職業準入制度,要長期從事學前教育職業,必須取得如下進階式資格證書:幼教執照→教師資格證→初級、中級資格證→國家高級教師資格證。新任職時所取得的幼兒教師執照只是臨時證書,有效期兩至三年,要繼續從事幼教職業,還要參加新教師入職培訓,以獲得正式教師資格證,并由此進入進階式體系,不斷參加新的培訓,獲得更高一級的教師資格證書。在美國,教師自身也有接受繼續教育的迫切愿望,因為高級別的證書,可以到高級別的幼兒園任教,享有更高的地位和待遇。
由于政府對學前教育教師的重點關注,美國的幼兒教師社會地位高,收入穩定。師資隊伍整體專業化水平較高,數量充足,隊伍穩定。
(二)英國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英國以學前教育的高質量和對幼師入職的高標準要求而著稱。20世紀前期,學前教育已是英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把普及學前教育作為重要職責。20世紀末,政府將學前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開始關注學前教育的質量,在經濟上加大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2012年,世界經濟學家智囊團公布的第一份學前教育國際排名研究報告——《良好開端》,英國學前教育的綜合質量排名世界第三位,僅次于芬蘭和瑞典。
英國把學前教育師資納入中小學編制以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政府以法律為工具,針對幼教人員工資低、流失率高的情況,建立幼師最低工資制度以穩定幼教機構的從業人員隊伍。
《英國教育法》和《教師專業標準》對幼兒教師職前條件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1944年頒布的《巴勒特法案》要求,準備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必須參加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督逃ā芬幎ǎ细竦膶W前教育教師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取得教師資格證書、有半年以上從事學前教育的實際工作經驗。2006年出臺的《早期教師專業身份標準》,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明確的專業要求。2013年政府頒布的《早期教師標準》,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及能力作出了具體要求。1998年開始,英國國家教育培訓署實施“入職檔案”制度,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的新任幼兒教師必須參加三個學期的入職培訓,同時通過短期培訓班、學期教育會議以及校本培訓的方式對學前教育師資進行不間斷的在職培訓。同時,根據《早期教師專業身份標準》和《早期教師標準》的要求,英國政府近年來開展了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實踐活動(EYPS培訓項目),提高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程度,使幼兒教師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為獲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奠定師資基礎。
(三)北歐五國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北歐五國包括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和冰島,在經濟競爭力上經常領先世界各國,在教育上更是位于世界前列。在北歐五國,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非常高,具有嚴格的入職條件。
芬蘭是世界學前教育發展的標桿,國內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比例接近100%。學前教育教師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其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他們的工資待遇與國家公務員相當,很多人希望從事這一職業。在芬蘭,受過高等教育并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才有資格申請從事學前教育教師職業。很多學前教育教師取得了碩士學位。芬蘭學前教育類大學入學門檻較高,只有非常優秀的學生才能入讀學前教育專業,嚴格的入學選拔從“源頭”上有力地保障了學前教育的質量。冰島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須經過五年的高等學校學習,并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瑞典學前教育教師必須完成相應的師范教育或者獲得歐盟成員國頒發的同等文憑。挪威學前教育教師需獲得大學本科學歷。2001年,丹麥幼兒教師教育實現了高等教育化,學前教育從業人員中擁有高等教育經歷的比例達到60%。丹麥學前教育教師職前培訓期間的學費均免,而且還能夠獲得各級政府的補助。學前教育教師薪酬豐厚,工作穩定,被認為是“最佳的從業選擇”。北歐五國學前教育生均公共經費投入非常高,其中包括對學前教育教師的培訓投入。挪威和丹麥的學前教育經費大部分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承擔的。
(四)日本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度,戰后一直關注學前教育及其師資隊伍建設。在日本,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非常高,1947年、1949年先后頒布的《學校教育法》、《教育公務員特例法》,規定幼兒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地位待遇相當,享受公務員待遇。
日本有著嚴格的幼兒教師的資質標準和從業資格條件。1988年修訂的《教員許可法》規定,從事幼教工作者必須執有“幼兒園教員資格證書”,否則個人和受聘單位均屬違法,同時將學歷水準提高到必須是大學畢業并修完規定的師范教育。在日本,具備幼兒教師許可證,只表明具備了成為幼兒教師的最基本條件,還需通過入職選拔考試才能成為正式教師。
日本對幼兒教師的要求非常嚴格,重視職前培養和在職培訓。法律規定,除了職前教育,教師入職后必須參加嚴格系統的職后培訓,以更新知識。為此,日本建立了學前教育教師進修制度,進修方式、進修機關等多種多樣,將教師的在職教育與教師聘用和晉升掛鉤。
(五)新西蘭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新西蘭高度關注學前教育師資素質,政府設立“激勵津貼”、“教師津貼”、“學習津貼”、“新西蘭教學獎學金”等專項資助項目,提高教師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學前教育行列。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2001年以來,新西蘭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幼兒園教師的資格準入提出基本要求。規定必須具有學前教育資格的注冊教師才能從事幼教工作。取得注冊教師資格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師范大學或教育學院頒發的畢業證書;二是必須參加新西蘭教師委員會組織的入職培訓并合格。
20世紀80年代末,政府對學前教育經費模式進行了改革,此后,以政策制度為保障,推進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其中包括以提高教師質量為目標,為學前教育教師設立了專門的經費補貼計劃。如學前教育津貼,專為以教師為主導的學前教育機構提供幫助的經費補助形式,目的是幫助其完成80%的教師注冊目標。該項津貼設立的目的在于改善學前教育的質量,包括彌補合格注冊教師的不足。臨時注冊教師津貼,則是為學前教育機構中的臨時注冊教師提供津貼的一種資助計劃,旨在幫助臨時注冊教師通過學習培訓成為完全注冊教師。通過對學前教師的經費資助,保證合格教師數量和質量獲得明顯提高,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得到極大改善。
二、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對我國的啟示
總的來看,世界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數量充足、專業化程度高、整體素質較高。幼兒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重,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強,師資隊伍穩定。比較而言,我國學前教育師資數量和水平盡管近年來有了較大提高,但總的來說,師資數量短缺、學歷結構不合理、專業化程度較低、流動頻繁、師資隊伍不穩定等問題依然嚴峻,已成為制約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和學前教育現代化實現的重要因素。美、歐、日、新西蘭這些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有著高質量學前教育的國家,他們的成功經驗,可為我國完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發達國家首先通過立法,保障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立法內容涵蓋入職標準、入職前的學校教育、學歷和入職資格、入職后培訓、使用及待遇、財政投入等,一般由多部法規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并堅持與時俱進,從而保證了擁有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穩定的、優秀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
我國目前還暫無學前教育師資建設方面的單獨立法,僅有的《教師法》,立法對象是各教育階段的教師,是在國家尚未將學前教育明確劃入基礎教育的背景下設立的,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內容不夠具體明確。近年來制定的國家層面的學前教育政策和規定,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等,缺乏法律的強制約束力。教育立法是國家調控和管理教育事業的一種重要手段,應當加快立法進程,加緊制定《學前教育法》等專門法律,通過法律途徑明確學前教育教師的地位、待遇、資質、聘任、考核、培訓等,明確政府責任,保證財政投入,引導和規范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方向,從法律上保障幼師隊伍的穩定性與質量的提高。
(二)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為了保證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高質量,這些發達國家普遍建立了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規定了從事學前教育職業的條件。一般要具備大學本科學歷,要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獲得相應的入職證書才能入職。英國還要求必須獲得學士學位,并具備至少半年的實踐經驗。美國要求至少達到副學士學位,且整個幼兒園擁有學士學位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北歐是只有非常優秀的學生才能進入學前教育師資專業學習,幼教人員碩士比例很高。日本則是要通過選拔考試才能進入。
我國幼兒教師整體專業水平較低、學歷結構不合理、高學歷較少,很多從業幼師沒有教師資格證。應制定嚴格的學前教育教師準入制度,提高教師準入學歷門檻,對入職幼師資質作出硬性規定,只有受過專業教育、達到相應學歷標準、取得學前教育教師資格證書的人員才能進入學前教育師資隊伍。
(三)獨具特色的師資培養模式。發達國家根據本國學前教育傳統和現狀,建立了完善的職前培養和職后繼續教育培訓制度。除了對入職學歷嚴格把關外,還要經過嚴格的入職培訓才能取得從事這一工作的資格證書。美國入職培訓一般歷時兩三年,以新教師獲得正式教師資格證為準。英國規定新任幼兒教師必須參加三個學期的入職培訓,包括短期培訓班、學期教育會議以及校本培訓等方式。北歐國家通過選拔優秀學生就讀學前教育專業,并對這些學生實行免費教育。
我國由于幼師短缺,一些不具備幼師培養資質的職業學院也招生培養幼師,幼兒教師培養機構的多元化和低水平,導致目前學前教師質量參差不齊、良莠并存,大量不合格的幼師進入學前教育領域,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嚴重阻礙了學前教育現代化的實現。應當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建立通過綜合性大學和師范教育學院為主的師資培養模式,選拔優秀學生進入這些學校學習。在職后培訓上,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復培訓,鼓勵教師到高校進修和培訓,并為教師進修和培訓提供保障。
(四)公共財政的大力投入。發達國家中央與地方的公共財政,大力支持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各國財政為學前教師設立了專門的經費補貼計劃,包括對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學費減免,制定出具體的財政撥款原則和條例,保障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分擔入職前培訓費用以及職后的繼續教育培訓費用等。新西蘭政府通過學前教育津貼和臨時注冊教師津貼,幫助提升學前教育機構合格教師的數量和臨時注冊教師成為完全注冊教師。通過對學前教師的經費資助,其合格教師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提高。
充足的經費是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和保證。發達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高投入尤其是對師資隊伍建設的高投入,提高了學前教育的質量,保證了學前教育的快速穩定發展。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前教育師資資源大量流失,師資隊伍穩定性較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學前教育教師的工資低、福利差、工作不穩定,編外聘用幼師占比高,編內編外收入差距大。我國應學習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經驗,加大公共財政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包括對幼師專業學生進行學費減免,將幼師工資、福利待遇、社會保險以及職前培訓和繼續教育學習等費用,納入財政專項預算。參照公務員工資水平劃定合格幼師的最低工資標準,切實提高幼師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學前教育教師隊伍。
主要參考文獻:
[1]武端利,韓瀟筠,邱霞萍.國外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投入模式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12.3.
[2]陳花.美國各級政府學前教育責任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D].浙江財經大學,2015.12.
[3]王曉嵐,丁邦平.美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方式、特點及其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0.10.
[4]張允,李稚陽.美國幼兒教師資格制度述評[J].教育導刊,2006.7.
[5]L.D.Hammood,V.L.Cobb.APEC Education forum: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PEC members.published for the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5.
[6]劉焱,史瑾,潘月娟.世界學前教育排名比較研究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3.2.
[7]周小虎,趙然.英美兩國學前教育政府職責的比較及其啟示——教育政策法規的視角[J].外國教育研究,2010.3.
[8]張利萍.中英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體系的比較分析及啟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
[9]湯成麟,謝輝婷,孫甜甜.芬蘭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模式探析及其啟示[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2.
[10]高潤,崔映芬.北歐五國學前教育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8.
[11]周兢,陳思,郭良菁.國際學前教育公共經費投入趨勢的比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