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瑩+劉月婷
內容摘要:教育公平邁上新的臺階,為了保障城鄉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我國大力推進城鄉職業教育方面的改革,當前還存在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總體不足,農村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緊缺等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在教師隊伍、辦學模式資金管理等提出建議。
關鍵詞:教育公平 城鄉職業教育 資源配置
一.問題的提出
改善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本措施,世界各國政府通過完善教育政策來保障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對不發達地區教育發展做出部署,“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招生人數近30萬人,更多偏遠地區的適齡學生享受到平等職業教育。教育資源能否得到合適的配置,是教育公平是否實現的評判標準之一。
城鄉之間的二元結構的存在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突出的矛盾,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少且質量不高,直接或間接加深城鄉之間教育的不公平。如何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做到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進步,平衡城鄉的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相關概念界定
1.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本文從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對教育公平產生的積極作用出發,每個人都有學習和獲取基礎知識的機會,在相應的階段不受到地域、經濟、資源的等條件的制約,提供均等的入學機會和就學條件,獲得除了義務教育之外的基礎教育,保障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利的公平。
2.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資源具有稀缺性。隨著產業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輸送一批技術技能型的高質量人才。把教育教學領域使用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各種資源根據城市與農村實際情況合理分配,有利于縮小城鄉職業教育發展的差距。
三.城鄉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存在問題
1.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總體不足。2015年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比2014年增加666.11元,增長率為18.1%。2015年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事業費比2014年增加1833.07元,增長率為20.07%。其次,從2004年和2005年在中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上看,2015年經費投入增長速度快,增長率高,但是與高等教育的投入相比依然后勁不足。
2.農村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緊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實行“先富帶后富”的政策,從區域之間來看,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差異大;從城鄉之間來看,城市建設投入較大,發展具有優勢,農村地區地理條件差,資源匱乏,偏遠農村地區的人口涌入城市尋求發展機會,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農村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緊缺,主要表現為:
A.高素質教師資源流失嚴重。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重心在鄉村,關鍵在教師。將教師資源合理優化配置是實現城鄉職業教育公平的基礎。城鄉教師資源配置的差異首先體現在數量上的差異。據統計,2015年我國畢業的515.47萬中職生中,超過70%的中職畢業生入學時為農村戶籍,但畢業后超過90%的學生在城鎮就業。其次,在教師質量上也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已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等政策,但城鄉二元結構的客觀存在,教師偏向城市流動,農村教師留不久。農村“雙師型”教師數量少,工作任務和招生壓力繁重,工資水平檔次卻很低。工資水平是影響教師自愿選擇工作區域的因素之一,在職業福利、住房條件、婚育保障等方面無法滿足需求,教師生活難以得到好的保障。
B.教學設施設備差。軟硬件設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發展的規模和質量。統計數據顯示,農村的職業學校學校設施設備還不足城市的1/2。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尤其是針對農村地區的學生提供免學費、免住宿費的待遇,建檔貧困生還有經費補助,但硬件設施跟不上,教師被迫降低教學水平,在教育過程中影響學生技能的學習。
四.城鄉職業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平的原因
1.教育財政經費比重小。我國今年來對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增長速度較快,重視城鄉職業教育的發展,但是從2005-2013職業教育經費占總經費的比重來看,職業教育經費占總經費投入比例依舊偏低,難以滿足未來國家對技能型人才需求數量越來越大的形勢。
2.城鄉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國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以來,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方面依然有較大的落差。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例變化呈現U型變化,在2002年至2013年22年間,比例一直在3倍左右居高不下,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72,有優化的趨勢,但還存在失衡現象,職業教育的發展還需要依靠學校自身、企業投資和政府財政性經費支持,城鄉之間經濟不平衡,農村地方政府財政壓縮教育方面的投入,經費不足對職業教育的發展造成惡性循環,軟硬件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辦學條件差,教師數量少,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3.政策制度不完善。在城鄉二元結構下,政府在各種配置中的權力過多,忽視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導致進一步的不公平。要重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合理調配作用,政府“有形的手”有助于把控市場的配置失靈。一是戶籍制度政策有待完善。我國的城鄉戶籍制度存在已久,社會資源配置的不公造成了城鄉收入分配的不均?!秶鴦赵宏P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農村居民一定程度上能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目前戶籍制度處于政策落地階段,在政策的具體落實方面,城鄉居民還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二是城鄉教師編制和福利政策差距大,農村教師資源先天不足。由于農村教師的社會地位長期得不到提高,城市教師編制達到飽和,農村的教師編制還有許多空缺,享受的福利比城市少,晉升和發展空間小,企業投資少,年輕的教師偏好留在城市工作,農村的教師偏老齡化嚴重。
五.城鄉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優化對策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農村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教師素質的制約,發展職業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技能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普通師范畢業的教師理論水平較高,在實訓操作教學方面欠缺,為教師團隊提供實踐技能學習的培訓機會,到企業見習,增加農村教師參加發達地區的省、市級甚至國家級的培訓機會名額。降低職業技術教師理論科研壓力,把教師技能培訓加入績效考核指標。借鑒國外的職業教師培養模式,定向培養理論加技能型的職業教育教師。聘用社會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教學,城鄉之間優秀的教師資源和設備資源共享,建立優秀教師流動機制,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2.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因地制宜調整專業設置,加強實訓設備建設,城市學校帶動農村學校快速發展,就業資源共享,激勵農村職業學校學生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建立適合本地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國外職業教育發展成熟,加強城市與國際間合作,實現國際間的師資、管理經驗等資源共享,深化城鄉之間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集團化教學,為企業定向培養、輸送人才。
3.健全職業教育激勵機制。健全職業教育激勵機制從內外環境著手,優先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首先在環境方面要為偏遠地區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安全、干凈的教學樓,加強農村落后地區的教學設施設備維修和建設,為教師提供穩定的住房、公共衛生和教育福利待遇;其次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制定公平的城鄉教師編制標準、為農村職教學校制定優先政策,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建立地區間的教師流動制度,宣傳職業教育發展前途,改變農村傳統思想認識,提高職業教育在教育階段中的地位,鼓勵優秀的大學師范生、城市優秀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去農村支教。建立與職業教育目標相符合的績效考核指標,以提升實踐能力為主,理論知識學習為輔,在創新創業優惠政策下,鼓勵教師以創新創業教學為主,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完善城鄉間信息共享平臺,推進精品課程資源的共享。
4.推進職業教育城鄉一體化進程。合理規劃城鄉職業教育,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實現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化配置,建立能夠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有效機制,推進城鄉之間職業教育資源的共享、流動,統籌規劃城鄉教育投資、教師、學校布局等資源的配置。以城市帶動農村,對口支援,形成地區輻射效應。構建城鄉之間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向互動,促進城鄉的優勢互補,實現教育信息資源共享。政策偏向資源匱乏地區,建立高效率的教育體系,利用社會企業技術資源參與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去,保證教學內容是社會所需要的,加快發展城鄉一體化,實現教育公平目標。
5.規范資金管理,多渠道籌措經費。經費是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保障。職業教育具有特殊性,經費來源主體多元化,政府、學校、企業和個人,政府承擔協調城鄉之間經費投入的平衡,優先發展貧窮地區的職業教育,政府制定激勵政策,積極鼓勵社會各方捐贈,多渠道籌措職業教育辦學經費,拓寬職業教育經費來源,建立健全資金穩定增長模式,有利于經費投入的公平。2002年開始我國職業教育實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體制,規范職教資金投入的使用范圍,明確專門用于職業教育的資金,保證專項資金的落實到位,完善公平公正的財政轉移支付,針對教育資源匱乏的貧困職業學校,家庭條件差的學生,給予專項補助,實現資金配置的橫向和縱向的公平。
六.小結
職業教育是新興的發展領域,均衡城鄉職業教育發展,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是我國當前政策導向。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城鄉之間的差距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客觀存在,制定相對公平的政策,合理配置城鄉職業教育資源,保證受教育群體的機會公平、就業公平;優化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分配,加快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縮小地區間差距還需要國家及社會各界的長期堅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
[2]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2017.
[3]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2015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表.
[4]鐵明太.城鄉職業教育發展失衡及解決機制初探——基于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1,12:76-78.
[5]許金如,顧馨梅.教育公平視野下職業教育發展的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4,33:24-26.
[6]楊丹.城鄉統籌視域下推進教育公平研究[D].西南大學,2013.
[7]姜作培,馬亮.資源配置:職業教育與城鄉統籌良性互動的關鍵[J].教育與職業,2011,21:9-12.
(作者介紹:陳鈺瑩,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劉月婷,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2016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