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武
摘 要: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是擒拿格斗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實戰行動具有危險性和突變性,不可預估的突發情況和在實戰過程中因緊張導致反應變慢、發揮失常等因素,都可能使訓練者在實戰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這時擒拿格斗中的反抗技法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文對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進行了探究,包括其概況、目前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擒拿格斗技術 反杭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062-02
擒拿格斗技術是在徒手的情況下,根據人體關節的活動規律、要害部位和薄弱環節的特點,以快速多變的技術,采取踢、打、摔、拿等動作控制、擒獲對方和進行自我保護的技術,特點是迅速有力、隨機應變。
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是擒拿格斗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實戰行動具有危險性和突變性,敵人的反抗意識和反抗能力可能高于平時訓練交手的對象,可能出現不可預估的突發情況,人們在實戰過程中可能因緊張導致反應變慢、發揮失常,這都為實戰帶來了不確定性。人們可能在實戰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如果忽視這種情況,自我權威角色意識過強,訓練內容只包括在占據優勢情況下應該如何和執法對象進行格斗,一旦遇到受制于人的情況,可能難以脫身,情況將十分危險,擒拿格斗技術作為靈活多變、可以應用于實戰的技術,應該在訓練過程中模擬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以防止發生了突發情況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應對。
1 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概述
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是擒拿格斗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往擒拿格斗技術訓練中“我”都是主動操作,而擒拿格斗技術的反抗訓練中,“我”進行被動操作,敵方進行主動操作。
擒拿格斗中的反抗有專門的技法,可以分為5個部分,即腕部解脫、臂部解脫、頸部解脫、肩部解脫和腿部解脫。腕部解脫與反拿包括抓腕反纏和反抓杠肘,臂部解脫與反拿包括鎖臂滾肘、夾臂拿頸,頸部解脫與反拿包括轉身壓肘和抓腕擰臂,肩部解脫與反拿包括扣掌壓臂壓肘兩勢,腿部解脫與反拿包括撤步扳頸式和壓頸掏襠式。
2 反抗訓練存在的不足
2.1 重視程度不足
反抗訓練是擒拿格斗技術訓練中的薄弱環節,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反抗訓練的重要性,可能自我權威角色意思比較強,習慣性地將自己作為優勢方模擬訓練,或者認為反擒拿和其他擒拿格斗技術相通,沒有必要作為一項專門的訓練。
進行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很有必要,一方面,從安全角度考慮,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技法比其他技法更加重要,因為這是在實戰中處于不利地位時進行的自我保護和反擊,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鍛煉,在處于不利地位時難以保護自身安全,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另一方面,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相比其他的訓練在心理學角度來講更有意義,一般的擒拿格斗技術訓練中訓練者作為進攻方、優勢方,心理上有安全感和優越感,而反抗訓練將訓練者置于不利的地位,訓練者的警惕性和安全防范意識更高。如果對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缺乏重視,很可能使訓練者在心理上輕松對手,忽視敵人的反抗意識和反抗能力,潛意識將自己作為勝利者,從而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弱化了危機意識,降低了訓練者對危險的感知能力和對突發事件隨機應變的能力。這些心理上的問題在實戰當中都可能表現出來,使得訓練者訓練時對擒拿格斗技術運用的得心應手,但是在實戰中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危機反應不過來或者過于慌張,這些心理上的問題都會訓練者在實戰當中的發揮。
2.2 訓練方法不當
目前很多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存在訓練方法不當的問題。第一,訓練單調刻板,在固定場所與固定對手練習固定動作,過程程序化,最后總是以“我”的勝利結束,這樣的訓練雖然讓訓練者掌握了動作,但是對于培養實戰中的靈活應對的能力十分不利。擒拿格斗技術作為應用比較廣的技術,其優勢之一就是注重實戰性。訓練和實戰脫鉤會使擒拿格斗技術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反抗訓練包括對心理上的訓練,固定的場所,對手會給訓練者帶來安全感,訓練者雖然受制于人或者處于下風,但是知道對手點到為止不會傷人,所以,他們的抗壓能力沒有得到訓練。
第二,過度重視規范性而忽視了實用性。在擒拿格斗技術的反抗訓練的評價標準這一問題上,很多人走入了誤區,過度地追求技術的規范性和統一性,雖然在訓練中,整齊劃一的標準動作看起來更具觀賞性,但是學習擒拿格斗技術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為了實戰,訓練要立足于實用性,培養訓練者的戰術思維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訓練中有輸有贏,動作根據個人自身特點而進行調整,將控制訓練與反抗訓練融為一體,這樣才能保證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起到應有的效果。
3 意見建議
3.1 增加對反抗訓練的重視程度
反抗訓練是擒拿格斗技術訓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改變對反抗訓練重視不足的錯誤觀念,增加對反抗訓練的重視程度,增加反抗訓練的時間和強度,不斷改進反抗訓練的方案,提高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的效率。
3.2 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
要根據運動訓練學的原理和動作規范的要求,根據人的生理情況和心理承受能力,科學設計訓練動作和訓練方案,一方面保證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增加其合理性。
在動作設計上,要兼具繼承性和創新性。現在的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技法分為5個部分,即腕部解脫、臂部解脫、頸部解脫、肩部解脫和腿部解脫。每一部分有兩個技法,共有10個經典的技法,這些技法是前人總結以往經驗設計出的動作,經過實戰的檢驗,所以在設計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的動作時,要以這些技法為基礎,不能憑空設計,但是這些技法也有需要調整和改進的地方,一方面博采眾長,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衡量原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另一方面要根據訓練者的身體情況、原有的功底和可能面臨的實戰特點對技法進行調整,使其更加適用于訓練者可能面臨的實戰,使訓練者能更好地掌握技法,發揮技法的作用。在保證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盡量使動作簡化,易于掌握,減少技巧性過強、專業性過高的動作,保證動作少而精,利于訓練者學習掌握。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貼近實戰,訓練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根據訓練者的掌握情況不斷推進,不能操之過急,模擬多種場景,讓訓練者在不同時機、不同方位,以不同的力量、速度、方案進行反抗,使“敵”“我”雙方訓練時進入臨戰狀態。
通過對訓練結果的定期考核,分析訓練者的掌握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掌握程度調整訓練進度和方案,保證訓練方案既有實用性又有可操作性,提高訓練者對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技術的掌握運用能力。
3.3 培養意識
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心理方面的作用,要重視這一點并善以利用。通過訓練不設固定程序、有輸有贏,經常更換對手等方式讓反抗訓練更加貼近實戰,改變以“我”的勝利為結局的傳統程序,讓“我”在訓練中將搭檔看作敵人而不是配手。在反抗訓練中培養訓練者的危機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有應對突發情況的心理準備,時刻保持警惕;培養敵情意識,正視可能在實戰當中遇到的風險,居安思危,絕不麻痹大意;培養臨戰意識,將訓練真正當作實戰,在提高警惕的前提下冷靜思考,克服面對突發情況和不利環境時的慌亂緊張,克服恐懼心理,找準時機,扭轉不利的局面。
4 結語
擒拿格斗技術是重要的實戰技術,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是擒拿格斗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存在一些問題,人們的對反抗訓練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但無論從安全角度還是心理學角度,反抗訓練都應該受到重視;訓練方法不當,一方面訓練單調刻板,過程程序化,對于培養實戰中靈活應對的能力十分不利,另一方面過度重視規范性而忽視了實用性。
針對這些問題,該文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包括增加對反抗訓練的重視程度、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培養意識等。
參考文獻
[1] 郭林.擒拿格斗技術中的“反抗”訓練之探究[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報,2008(6):83-85.
[2] 黃正憲.在公安院校進行擒拿格斗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0):75-76.
[3] 鄭衛民.擒拿格斗教學訓練模式探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9(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