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月秋+蔣業政+黃照河+黃贊松+廖品琥
【關鍵詞】 CBL;內科學;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R64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3.035
現代醫學知識日新月異,不斷有新技術和新研究出現,要求醫學生既要掌握專業知識,又要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追蹤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及交流。醫學雙語教學順應這一需求成為當前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于2004年開始在內科臨床教學中引入雙語教學,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為此,我們嘗試性地在內科臨床雙語教學中采用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Case based learning,CBL)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CBL教學模式及其在內科雙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CBL教學法是國內外近年開展的新型臨床教學模式,其核心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討論式教學[1]。通過典型病例模擬臨床環境,通過問題設計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臨床思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病例問題,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該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成為目前醫學教育改革熱點方向之一,近年來在國內許多學科應用并得到了眾多專家認可[2~4]。內科學學科多、病種復雜、專業術語多,且我校地處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雙語教學難度大。以往雙語教學多采用以授課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法,學習過程單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低,難以滿足當今社會對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求。因此,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而CBL教學模式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按CBL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在內科臨床雙語教學中引入病例教學,由各系統常見病、多發病開始,利用臨床實際病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問題的思考增強其求知的欲望,逐步引導學生通過解答問題、分析病例形成臨床思維,達到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目的。
2 內科雙語教學CBL教學模式的構建
2.1 師資隊伍的建設及培訓
我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加大高學歷人才引進,改善教師隊伍的學歷及學緣結構,不斷提升專業教師綜合能力,為開展CBL雙語教學建立了良好的教師梯隊。CBL教學與傳統的理論授課不同,對英語表達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教師熟悉所選病例,能用英語進行專業性解釋。近年來我校開展了留學生教育,很多教師曾留學國外或在國內外參加各種外語培訓,為雙語教學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我們從這些教師中選擇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擔任授課教師,讓他們在日常加強專業英語學習,在授課前進行集體備課、試講,并請資深外語系教師及專業教師把關,保證了雙語教學質量。
2.2 教材及病例選擇
為確保教學效果,應選用內容簡練、難易適中、語言準確的雙語教材。結合我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我們選擇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由醫學英文原版改編教材《Texbook of Medicine》(雙語版)及中文版教材《內科學》為藍本,并參考英文原版教材《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19th Edition》及其他參考書。根據授課內容,選擇各內科病房常見的住院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哮喘、肝硬化、甲亢、糖尿病等。所選病例難易適度,臨床表現典型,有完整的檢查資料。授課教師課前撰寫雙語教學計劃及教案,制作帶有病例資料的雙語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的生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3 課程設計與實施[5~6]
我們以內科學不同學科為單位設立專門的CBL教學小組,由科室英語基礎好的資深教師擔任各教學小組的組長,負責班級理論課雙語授課;每個小組下設4個帶教老師,承擔小組臨床雙語帶教任務。授課前教學小組集體備課,設計課程流程及討論提綱、具體教學步驟及預期目標。針對所選病例設置問題,問題難易適中,圍繞疾病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相關前沿知識由淺入深設置,以逐步引導學生進入預想的領域進行深入分析討論。提前一周將授課的臨床病例及專業英語詞匯復印給學生,讓學生預先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料收集。指導學生到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書籍、期刊,并利用網絡資源查閱中英文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個人觀點并列舉依據。討論時先由教師用中英文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回答。通過這樣的討論、分析、總結,不但提高了學生收集資料、處理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其臨床思維,而且提高了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最后教師對課堂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解答討論中有代表性的問題,同時也對學生的表現、與他人的合作、英語交流能力進行反饋和評價。引導學生適當閱讀英文原版教材、中英文文獻和研究報告,使學生學習學科前沿知識、確實提高其專業及外語水平。
2.4 教學網絡平臺的建設
建立教學網絡共享平臺,教師通過該平臺預先發布授課的臨床病例及問題,學生在線閱讀病例,針對老師的問題查閱資料,預習相關知識,并可在線自由組合進行病例討論。教師可以在線引導,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也可在線提出新問題請學生回答。同時,教師可將雙語多媒體課件及專業英語詞匯放到共享平臺,供學生預習或復習并做筆記。教師隨時在線抽查學生的學習筆記,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此外,還可將課堂延伸到課后,通過在平臺里上傳英文原聲電影小片段、醫患對話情景等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其對雙語教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學科前沿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 內科雙語教學CBL教學模式的考核與評價
除傳統筆試外,學生還須參加英語口試,了解雙語教學效果。同時,根據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病例討論表現、課堂小測驗、出勤情況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綜合評定平時成績。此外,網絡學習平臺上可定期對學生進行網絡測驗、考評、檢查,結合學生在線學習筆記及在線討論表現計入平時成績評定。根據考評結果進行分析總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我校地處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在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因材施教,予個體化指導。此外,作為醫學院校,我們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科知識水平的整體提高”,不能以犧牲學科知識為代價,單純追求一種雙語現象。我們對比了我校臨床醫學本科內科學CBL雙語教學組與傳統模式雙語教學組專業、英語綜合考評成績和教學反饋意見,發現CBL組人均考評成績較傳統雙語教學組提高5.62分,師生滿意度提高了23.5%。結果表明, CBL雙語教學優于傳統模式,更受學生和教師歡迎。
總之,內科臨床雙語教學中應用CBL教學模式既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英語交流水平,符合當今社會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的要求,是值得推廣應用的教學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Allchin D.Problem- and case-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an introduction to distinctions,values,and outcomes[J].CBE Life Sci Educ,2013,12(3):364-372.
[2] 丁 晶,曾超美,張曉蕊.以病例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在八年制醫學生臨床思維訓練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6):903-905.
[3] 陸京伯,劉正軍,林智琪,等.CBL 教學在血管外科輪轉住院醫師培養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8):796-799.
[4] 張 翼,何昌平,黃倩倩,等.CBL 聯合網絡教學在口腔正畸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5):450-453.
[5] 施 健,林 勇,施 斌,等.CBL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7):121-122.
[6] 尤燕舞,林 栩,王 潔,等.CBL教學法在《診斷學》常見癥狀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右江醫學,2012,40(3):433-435.
(收稿日期:2017-04-18 修回日期:2017-06-02)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