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
【摘要】“微課”是信息化發展下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方式,“翻轉課堂”則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顛倒了知識傳授和內化的步驟。微課為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提供了基礎保障,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又鞏固并發展了微課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本文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介紹了微課和翻轉課堂的特點,闡述了如何有效的將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結合及其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大學英語教學
一、引言
隨著信息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各種大數據與云平臺,各門學科都受到信息技術進步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理念也隨之不斷更新,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面臨改革。在各種網絡課程的帶動下,微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開始普及,而以其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推廣,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教育部在2012年制定的十年規劃對創新教育模式給予了強力支持。微課和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有機結合,改變了注入式傳統教學模式,使大學英語教學能夠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基本介紹
1.微課。“微課”即微型視頻網絡課程,一般不超過10分鐘,主題突出,集中解決某個知識點的問題。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始于美國,最早見于北愛荷華大學Le Roy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 P. 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微課程”的概念,設計短小的視頻或音頻,指導學生學習課程材料以及完成課后任務。簡短的視頻可以有效的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內,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講解,從而取得最高效的學習效果。微課的視頻既可以對某個語言技能或語言知識點進行講解,也可以涉及課后練習題的解析。微課具有時間簡短,內容精煉,靈活運行,方便查看等特點。學生可以隨時利用碎片時間,在計算機或手機上運行短小視頻文件進行學習,實現自我個性化學習。基于微課的這些特點,微課可以為翻轉課堂教學提供學習資源,有利的補充了傳統課堂的學習模式。
2.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指通過顛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來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劃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洛杉磯的“林地公園”高中。2007年春,該校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亞倫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開始使用錄屏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課聲音,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缺席的學生補課。后來,這兩位老師讓學生在家看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并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隨后,“林地公園”高中在2012年1月30日舉行了“翻轉課堂”開放日,讓更多的家長和教師了解這一模式。這樣,“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和模式被推廣開來。美國學者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受翻轉課堂理念的啟發,創辦了一個名為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網站,引發了教育界的“翻轉革命”。受到可汗學院的啟發,許多教師嘗試改變了以前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家看視頻代替教師的課堂講解,然后在課堂上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練習以及與教師和同伴的互動交流上。翻轉教學解決了教學實踐不經濟等集體學習導致的問題,使每位同學都得到了個性化的教育,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因材施教”。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的很多高校中,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以課本為主要學習材料,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受師資,教學時間和教材內容等因素的制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有待解決:
1.教學課時偏少,教學效果不佳。以筆者所在的山東中醫藥大學為例,大學英語的周課時為3.5節,包括大學英語精讀的教學和聽說課程的教學。精讀課程所使用的《大學英語精讀》有10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Part A和Part B兩篇課文及課后練習題組成。聽說課程所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有10個單元,每個單元都包含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和homework等部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時量與教材內容懸殊較大,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在精讀英語教學過程中,每個單元只能涉及一篇課文,而聽說課程只能完成聽力理解部分的練習及講解,很少會拿出課堂時間進行口語指導和練習。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勢必會加快課堂教學節奏,教師“一言堂”現象較為普遍,很多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理解吸收,教學效果不佳。
2.班級規模過大,課堂互動較少。近幾年來,高校不斷擴招,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高校在校生急劇增長,而大學英語教師師資非常缺乏,師生比例嚴重失衡。以筆者所在的山東中醫藥大學為例,非英語專業學生必修的英語精讀課程通常一個班有110-125個學生,英語聽說課程一個班有55-65個學生,面對如此龐大的班級,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無法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英語教學是語言類教學,與其他課程相比需要更多的課堂互動,而班級人數過多,水平參差不齊,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很難進行足夠的互動,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興趣。絕大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精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學校指定的教材和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教學,主要以課文為基礎,進行英語詞匯、語法和句型等理論的灌輸和寫作技巧的介紹。英語課堂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各種知識,受教學時間和班級規模的限制,教師很少能夠布置課堂任務進行必要的互動交流。以講授為主的陳舊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了教學效果。
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教學視頻的制作與發布。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微課是翻轉課堂的基礎,學生通過在課外觀看教師錄制的微課視頻先進行自學,內化學習要點,上課時教師再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微課視頻的設計應以教材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涉及詞匯、語法、語篇理解、聽力技巧與寫作訓練等相關主題。
微課的特點在于短小精悍,學生除了上課以外,自學時間平均到每門功課并不是太多,因此教學視頻時間不應過長,短小的精煉的微課視頻更受學生的歡迎。與此同時,教學視頻應避免成為另一種灌輸式講授方式,在錄制過程中,教師應講解主要的知識點,設置相應的問題和練習題,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積極進行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并消化所學的知識。
教師可使用專業的錄屏軟件Adobe Captivatel,將自己制作的課件與教師自己的講解一并錄制,同時還可以插入相關練習來檢驗學生對微課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師制作好微課視頻后,可將微課視頻和相關的文字材料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上供學生使用。
2.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遠程監督指導。學生應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自主地把握學習進度觀看教師布置的微課視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參與在線討論。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其他相關的微課視頻進行擴展學習。英語基礎好的同學,通過觀看一遍到兩遍視頻即可掌握學習要點并完成相關習題。基礎差的同學,可以反復多看幾遍視頻,并對難點進行回放,結合老師發放的資料也可以基本掌握并完成習題。通過現代網絡通訊設備,教師可以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進度。教師可以通過教師端的設備定時給學生發放任務并提醒他們按時完成。與此同時,教師應積極地在網絡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及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對學生看完視頻后的收獲和疑問進行記錄,總結出有代表性和有價值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來設計教學活動。
3.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的特點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開展課前預習的基礎上,不斷延長課堂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關鍵就在于如何通過課堂活動設計完成知識內化的最大化。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通過人際協作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教師應重新構建學習流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對所學知識內化掌握。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對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時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這樣才能保證后續學習任務的正常進行。完成問題解答后,教師根據學生課前反饋的問題和教學重點難點布置典型任務。教師可以根據任務的類型及難易程度,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讓學生分成小組協作學習。學生可以一起討論,自主探究,與此同時教師應掌控全局,關注學生的交流討論情況,密切注視各個小組的學習狀況,教師根據情況進行個別講解,確保每個小組都能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并實現知識的內化。
學習任務需要通過協作學習來完成是翻轉課堂的一個顯著特點,協作學習主要以小組形式展開,小組成員協作互助共同來完成學習任務。協作學習可以充分調動絕大多數同學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并提高學習效率。在協作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在某個學習任務討論過程中貢獻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尤其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每個成員對同一問題的解答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學生們通過合作,可以彼此取長補短,拓展思路,增強創新精神。
4.課后反思。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教師的教學情況及時進行評價和反思。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分析每個同學的作業,可以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教師可以將作業情況反饋給學生并有針對性的對部分學生進行指導以便學生能更有效并順利的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同時,教師應聽取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信息,并注意教學效果評價,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不斷改進和完善,確保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五、結語
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學英語課程急需改變教學模式,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很好的利用了現代科技,發揮了互聯網的優勢,使學生在課下隨時隨地的可以進行英語學習,并且把知識的內化吸收及問題討論轉換到課堂中來,使教師真正的由課程講授者轉變為課堂組織者,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實現了個性化教學,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話教學,2014,(4):33-36.
[2]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46-51.
[5]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9-10.
[6]彭敏.“翻轉課堂”與微課教學在大學英語讀寫課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2): 208-209.
[7]Ash,K.Educators view “Flipped” model with a more critical eye[J].Education Week,2012,32(2): 6-7.
[8]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 (7):114-117.
[9]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3-9.
*本文是中華醫學會教育分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2016年醫學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課題批準編號:2016B-YY024,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高等外語教學專項”課題,課題批準號:YBW1501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