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
摘要:國際物流貿易交易的日漸頻繁對高等職業教育物流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推進物流市場營銷雙語課程建設,培養復合型人才成為當前教學工作的重點。針對這一目標,本文對物流市場營銷雙語教學現狀進行研究分析,總結目前雙語教學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了相關解決對策。
關鍵詞:物流市場營銷 雙語教學 分析和對策
1物流市場營銷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1.1教育國際化的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的經濟貿易活動日益頻繁,各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也逐漸深入,教育國際化發展開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特別是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和亞洲發展銀行的成立,服務貿易特別是物流貿易行業對國際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隨之不斷增長,培養既精通專業物流知識、又具備良好的與他人交流與溝通的英語能力,是目前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因此,物流市場營銷雙語教學對實現這一目標有著積極的探索與實際意義。
1.2課程本身的定位
物流市場營銷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較廣國際視野、能扎實掌握物流市場營銷專業技能、完成協同商務活動的高端人才。針對本門學科的實踐性和前沿性,實施雙語教學尤為重要,雙語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國際前沿的物流市場營銷實時發展動態、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的職業技能,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
1.3就業市場的需求
由于我國的職業教育進入到了大眾化的階段,職業教育的特色不足,授課程度不深,學生掌握知識比較膚淺,這就造成學生的就業形勢變得極為嚴峻,很多高職高專的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就業壓力。大量的高職高專畢業生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導致就業市場供大于求,企業卻無法收攬到合適的人才。因此,學校在專業設置上要從市場需求出發,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如何尋求專業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培養出市場所需的“物流營銷+英語”的國際型物流人才是物流營銷專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2物流市場營銷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困難
2.1教學觀念的問題
大部分高職學生對于雙語課程的認識并不深刻。他們考慮的是課堂上能否聽懂,課后作業能否完成,考試是否能通過,對于技能型營銷人才的市場需求與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另外,許多教師也不愿主動開展雙語教學,因為雙語教學需要在前期備課、課堂教學、課程考核過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和學生的認識不足、教師與學生的參與不積極給高職學習開展雙語教學帶來巨大的阻力。
2.2英語水平薄弱
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同時缺乏英語老師的重點培訓和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學生對雙語教材的閱讀和理解并不透徹,聽力和口語交流上顯得力不從心,這難免會影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根據調查參加雙語教學課程學生,學生們普遍反映:有的因為看不懂英文教材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有的由于上課聽不懂英文而跟不上學習的進度。許多學生因為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在雙語課程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大多對雙語教學失去了學習興趣。這對在高職院校中開展雙語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2.3缺乏合適的雙語教材
目前物流市場營銷課程的雙語教材很少,一部分是源于國外教材的英譯,這些翻譯普遍存在翻譯生硬、專業詞匯翻譯不準確、專業知識理解不深入、語言表達比較拗口等問題,這極大地影響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熱情。另一部分是直接采用國外的原版教材,這部分教材在國內市場上不易買到,即使可以買到,動輒上千元的價格對學生來說也很難接受。另外原版教材中許多實際案例的產生和運用背景與國內情況差異很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顯得很生疏,并不能很好地學以致用。教師在課程教授過程中缺少學生熟悉了解的本土化的案例教學,課堂教學不夠生動活潑,師生互動比較少,教師對于講授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限制,無法實現教學互長的目的。
2.4教學方法不當
很多雙語教師的雙語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化。有部分教師把雙語教學簡單地理解成單純的英語翻譯,不注重在英語與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上進行拓展。物流市場營銷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在一個視、聽、說的雙語教學環境里,使學生掌握物流市場營銷的專業術語和專業理論知識,從而熟練地使用英語去解決物流市場營銷中的實際問題。目前這種機械式地教學,不僅沒法使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
3物流市場營銷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對策
3.1雙語教學方式的優化
教師可以根據該課程的培養目標、學生情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軟、硬件設備來實現靈活的教學方法。
第一,對學生的基本英語掌握能力和雙語教學的實施前景做一個調研摸底。調研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現有英語和相關專業知識情況,能夠接受的教學模式、教材以及可能在雙語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對學生準確定位,針對學生的特點靈活調整教學方法。
第二,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比如組團PK、情境表演、師生角色轉換等手段,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學生為完成課堂任務,在課外通過網絡去尋找優質的資源,融合老師課堂教授的理論知識。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老師主要去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潛力。
第三,課堂英語應該為學習專業物流營銷知識服務,盡量做到課堂英語簡潔易懂,鼓勵學生使用英語提問或者回答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案例的討論中來,問題由易入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慢慢提升自身英語水平。
第四,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搭建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善于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帶給學生影音式的感官學習,摒棄死板的書本教育。除了課上進行現場實時討論和互動,課后也鼓勵同學通過微信、QQ等通訊軟件,使師生課后保持實時溝通。
3.2雙語教學配套教材的編寫
傳統的物流市場營銷教材和原版教材一般都強調該課程理論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缺乏適應職業教育技能型教學的需要。在立足職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需要結合學校專業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組織教師編寫適合本校情況的基于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物流市場營銷雙語的校本教材。
3.3雙語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
雙語教學需要學科專業知識強、英語水平高的雙師型教師,許多從事物流市場營銷的專業教師的英語水平并不扎實,而英語教師又缺乏系統豐富的物流營銷專業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學院的產學研項目和組織教師去企業實踐的形式,為教師提升實踐技能和雙語技能的教學創造條件。
3.4師生雙方英語水平的提高
教師可以利用本校(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職學院)中瑞合作辦學的契機,積極組織外籍教師對本校教師進行雙語教學培訓,也可以組織教師去瑞士合作學習進行交流學習。另外,學校可以邀請外方教師來校指導培訓,或資助老師參加本地教育機構的相關培訓。
同時,可以從新生入學時便對在校期間所學的雙語課程進行介紹,使學生從入學時就加深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為后續學習物流市場營銷和其他雙語課程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學校應保證各種能夠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硬件和軟件條件,充分利用本校中瑞合作辦學的教學資源,為學生開設外教講座和英語沙龍,打造良好的雙語教學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在學與玩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充分利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資源,學校積極聯系物流營銷相關的進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推薦學生去這些企業實習交流,在企業實際的運作過程中,加深對雙語技能在職場應用的理解,掌握一定的企業工作技能,提升學生的業務水平。
4總結
本文從物流市場營銷課程的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結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職學院的雙語教學課程設置,對物流市場營銷課程的雙語教學進行了分析,歸納總結了目前物流市場營銷雙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性建議,希望對高職院校的物流市場營銷和其他雙語課程教學起到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馬青,王淙.“國際市場營銷學”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14(4).
[2]嵇茜.高職院校在物流雙語教學和課程設置方面的問題及其對策[J].物流科技2010(9).
[3]白世貞,沈欣.素質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研究[J].物流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