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斌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如何培養出對國家發展有幫助的人才,成為各國教育爭相探討研究的話題。初中教學由于其處于小學之后,高中之前的過度期,是幫助開啟學生大腦創造創新性大門的關鍵時期。下面筆者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工作經驗,探討一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性方法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希望可以對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性方法研究的發展盡一份力。
【關鍵詞】初中階段 數學教學 合作學習模式 應用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59-02
雖然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這一時期的孩子,身體發育以及思維正處于迅速生長階段,小學的機械性學習方式已經不再容易被這一時期的學生所接受,所以迫切需要初中教學人員,在基本滿足初中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要求的同時,對初中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研究,爭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得到知識學習的創新性方法的掌握。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自從新課改提出教育教學模式需要創新性研究發展的目標以來,全國教師積極響應改革號召,紛紛加入到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性研究行列中,爭相研究如何通過創新性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中初中數學教學教師考慮到數學的應用性,也開始打破傳統思想束縛,融入新的數學教學理論研究,在提高學生數學教學質量方面不斷改善教學方法。
二、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各地區形式不同,導致各地區對于教育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區域經濟發展的局限,出現高低不平的現象。雖然初中處于義務教育階段,但是地區的經濟狀況,導致初中教育教學的師資力量存在差異,除卻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縱觀我國初中教育教學數學方面的研究情況,筆者發現基本存在這樣幾點問題:
(1)地區經濟發展問題,教育教學基礎資源有限。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大城市的初中數學教學教師人員數量充足,甚至很多優秀教師沒有發揮的空間,出現資源過剩現象;而與此相對,小地方則出現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掌握新的教學思想方法的數學教師不愿意回來,出現資源不足的問題。
(2)伴隨義務教育的普及,有限的學校,有限的教師需要教授數量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由于義務教育已經在我國全面得到普及,來學校接受知識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多,而很多地區辦學條件沒有得到優化,讓原本就教師資源匱乏的學校無力分配出更多的班級,只能用數量緊缺的教師,教授數量越來越多的學生,這樣不僅讓教授課程的老師身心疲憊,學生也由于得不到及時的關注,出現新知識沒接受,又要隨大流被迫接受新知識的問題。這也讓學生身心疲憊,甚至出現厭學,棄學的不良現象。
(3)師資力量不夠,無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設施教學環境。由于很多偏遠地區的學校,學校師資力量薄弱,資金不夠充裕,導致很多精良先進的教學輔助器材供應不到位,導致學生知識的學習只能通過教師語言的簡單描述,機械性的記憶死板的知識,無法通過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直觀的理解知識。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思維開發,還有礙于學生的潛能開發。達不到新課標對初中知識學習要以加強學生思維培訓,創造性開發的教學目的。
(4)受傳統教育教學思想束縛,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新課標雖然已經對初中教學大綱進行了修改,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思想束縛,教學教師一時間無法打破傳統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雖然也加入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方式,但是在課堂設計與結構方面,仍然把學生當作受體,忽視學生本應在新課標中規定、倡導的主體地位。這導致課堂教學只是形式上看起來發展創新了,本質依然沒變,根本起不到改革創新的實際效果。
(5)過度重視新課標課程進度安排,忽視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每學期都有一定的教學安排,教師在采用創新型教學方式的同時,由于需要學生的整體配合,為了合理調配學生課堂活動的配合,有時會延誤大綱規定的教學進度,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學,想要達到對學生思維性的啟發性目的,就需要在教師引導后,等待學生的反映,這期間耗費時間教長,很多初中數學教師為了追趕課程進度,不僅忽視學生掌握情況,甚至還將課程合并,導致數學創新性教學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影響學生知識的吸收掌握。
(6)課堂氛圍壓抑,影響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初中生由于思維的活躍性,正是好動的年齡,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理論講解按照教學設計按部就班的進行,就需要在課堂上或多或少的阻止學生發言,這樣下來,不僅會影響學生發言的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學生的理論實踐機會,阻礙學生的創造能力的潛能開發。
三、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面對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選擇丁客生活方式的家庭與日俱增,獨生子女的家庭也越來越普遍,這樣的社會現象導致社會群體中孩子的數量越來越少,也正因為如此,導致現在的孩子極度缺乏團體意識,鑒于這種社會形式,教育部門著手研究如何在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此情況下,合作學習模式出現了,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認為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教學,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可行性,這些可行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合作學習模式由于強調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施行過程中需要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密切配合,比如在學習黃金分割線的時候,最恰當的分割方法,要反復斟酌,小組成員之間取長補短的討論,正好可以彌補學生自我意識過強,自私自利的性格發展缺陷,在各成員反復思量、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性格。
(2)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存在感,讓學生在社會活動中自覺遵守應有的規則秩序,幫助和諧社會環境的構建。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教學著重對學生思維方式,理解模式等方面的訓練,在小組間相互討論解題方法時,作為內部成員一分子,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后,小組內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更簡便更恰當的解題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在社會制度框價之下,如何不固執己見、如何在眾說紛紜中作出恰當的選擇,以至于幫助學生建立不隨波逐流的堅定意志。
(3)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既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又節省數學授課教師課堂授課時間。比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學習坐標的時候,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研究自己以及隊友的坐標數據的時候,可以由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方面理解能力慢的學生,這樣不僅幫助教師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效果,而且節省了數學教師一一檢驗知識掌握情況的時間。讓課堂利用率實現最大化,讓教師達到教學效果最理想化的同時,也讓教學進度不出現延誤問題,甚至還實現教學任務的提前完成,為學期復習強占時間。
(4)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加深學生知識與社會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系。數學是一門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如何加強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實踐的聯系,本就是數學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筆者認為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就可以輕松實現這種聯系。比如在學習隨機與概率這一章節的時候,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將理論聯系實際,思考生活中通過隨機與概率知識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學生都喜歡抽獎的活動啟發學生,引發學生聯想家長熱衷玩彩票,或者媽媽總是喜歡參加超市買東西抽獎的活動,由此加深學生對隨機與概率的概念理解,同時在幫助學生分析如何提高中獎幾率的問題上,引發學生興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以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喜歡上數學知識的學習。
(5)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時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效果,以及思維的潛能開發,這樣就肯定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幫助教師自然而然地打破傳統教學思想束縛,推動教學創新性發展。
(6)合作學習模式加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精力由最初的全班每一個人,到四人一隊的小組,不僅不用承受精力不夠用的困境,也讓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帶來的教學問題變得迎刃而解,實現教學質量的普遍提升,同時由于及時恰當的溝通,讓師生感情增進的同時,同學間關系也更加和諧友好。
參考文獻:
[1]徐建旺;試論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發展現狀與應用;新校園:閱讀版;2016(07).
[2]韓百順;試論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中華少年:科學家;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