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先云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階段數學教育教學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浪潮中,多種教學形式被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本文作者客觀分析了微課與翻轉課堂,以“圓的認識”為基點,探討了微課下的小學數學翻轉課堂。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69-02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
就微課而言,是指以某知識點、重難點為切入點,借助視頻的形式,優化利用各類教學資源,進行教與學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其學習效率。制作的微視頻播放時間在分鐘內,學習內容短小精悍,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框架清晰,教學時間較短。就翻轉課堂而言,起源于美國林地公園高中,被可汗學院不斷推廣、發展,可以將其分為兩部分,即知識學習、知識內化。上課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觀看制作的微視頻,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安排好學習時間,自主學習,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及時反饋給教師,使其更好地傳授知識。課堂上,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交流,共同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教師要根據學生對新知識掌握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訓練,順利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有著明顯的區別,是其顛覆,順利實現知識的學習以及內化,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課程知識與技能。
二、微課下小學數學翻轉課堂
1.選擇合理化的翻轉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圓的認識”屬于常見的平面圖形。教師需要綜合分析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根據該章節內容選取適宜的翻轉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前自主學習中對“圓”留下初步印象,全面、準確理解關于“圓”的文化、歷史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開展一系列探究教學實踐活動,幫助他們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確保教學目標順利實現,而在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進入生活,尋找自己身邊的圓,看其是如何應用的,進一步拓展課堂學習。
2.制作科學化的微視頻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中,網絡已普及化,為微視頻制作與應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而“微課、微視頻”的出現為小學數學翻轉課堂增添了新的色彩,當然,翻轉課堂也離不開微課的助推與支持,也就是說想要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師必須制作科學的微視頻,多層次引導學生有效運用微視頻。以“圓的認識”為例,教師需要圍繞章節內容,以圓的畫法為切入點,制作5—8分鐘的微視頻,將重心放在介紹圓的畫法上,定距離、定圓心等,促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學會畫圓,在畫圓過程中,準確理解圓的相關概念,比如,圓的性質、圓的直徑、周長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設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題,比如,畫一個圓,標出其圓心、半徑以及直徑,看其是否真正理解相關知識點,掌握畫圓的技巧。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對應的微視頻,可以反復觀看不懂的地方,進行練習測試。
3.課堂上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對“圓的認識”章節知識預習情況,以教材重點、難點知識為切入點,巧設問題情境,設置一些具有探討性的問題,比如,如果是等圓,其半徑、直徑、周長會有區別嗎,一個圓的所有半徑是否相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該章節重難點知識,解決提出的問題,再次播放相關微視頻,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他們參與課堂程度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4.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行為有效性
在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傾聽其掌握的內容,給他們提供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促使課前與課堂學習有機融合,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圓的認識”章節知識掌握情況,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自主繪制圓。教師要多點撥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借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促使他們有效解決該章節知識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好鋪墊。提高自身行為有效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微課與翻轉課堂,要充分利用二者優勢,把課堂還給學生,開展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他們多方面素質,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提供有利的保障。以此,改變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提高其教學教學與質量,促使小學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悅.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04:13-15+26.
[2]劉發柱.“微課+翻轉課堂”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6,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