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明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杭州 310005
摘 要 首先分析“互聯網+”視域下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原因,結合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現狀提出了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方式,認為要想促進二者的融合應該做到轉變思維,轉變服務運營模式和評價體系,產品內容上協同創新,產品傳播上臺網融合。
關鍵詞 互聯網+;電視;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1-0082-02
2014年中央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重視互聯網技術,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傳統媒體中的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可以改變電視媒體的運營模式促進其發展,還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1 “互聯網+”視域下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原因
(1)是國家部署規劃的需要。指導意見要求,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要大力建立發展技術先進、具有實力的新型媒體和新型媒體集團,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使其共同發展。這是黨中央在認真分析當前媒體格局的基礎上,為了加強主流思想文化和思想輿論宣傳,提高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導向能力而做出的重要決策。
(2)滿足互聯網特點和發展趨勢的需要。我國的互聯網、云計算的技術在不斷發展,很多行業開始與互聯網融合,促進了行業的不斷發展。如“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就是出租車行業和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余額寶、活期寶等則是理財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互聯網與教育、醫療、旅游等行業的融合,不僅促進了行業的發展,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電視應該注重與互聯網的融合,注重與互聯網影響下產生的新媒體的融合,才能促進電視行業的持續發展。
(3)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受眾消費特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觀眾的觀看方式、消費方式都發生了轉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產生了很多新媒體,這些新媒體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觀看渠道和觀看內容,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這對電視媒體產生了沖擊。此外新媒體能夠在同一時間為用戶提供大量的不同類型的節目供用戶選擇,這就使用戶能夠自由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而不像傳統電視媒體那樣電視臺壟斷播放,觀眾被動觀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更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節目,更能滿足用戶的觀看、消費需求,觀眾還可以與新媒體互動,增強了其觀看體驗。傳統電視媒體要想擁有這些優勢來吸引觀眾,就要通過互聯網技術與新媒體融合。
2 “互聯網+”視域下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方式
(1)轉變思維。在“互聯網+”的時代影響下傳統電視媒體應該轉變以往的思維觀念,樹立產品思維、跨界思維和協作共享思維。產品思維是指電視媒體應該加強創新,推出優秀的獨家原創作品來吸引消費者。以往的消費者選擇單一,電視媒體制作好節目后不加宣傳也能吸引消費者。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出現了很多新媒體,傳統電視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沖擊。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電視媒體應該把做節目像做產品那樣生產推銷,積極與新媒體合作融合通過各種方式、渠道,了解消費者的愛好口味,生產出能滿足不同用戶的收看收聽習慣的節目。加強對節目的宣傳,在各種媒體、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產品”以吸引消費者。
互聯網的跨界思維則是指要擴展媒體產業鏈。傳統媒體應用互聯網技術與新興媒體融合,能夠給傳統媒體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使其在其他領域也能有所發展,這會給傳統媒體帶來經濟效益。因此電視媒體應該積極融合互聯網技術,拓展媒體產業鏈。
(2)轉變服務運營模式和評價體系。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熱點都發生了變化,傳統的電視媒體如果不緊跟這些變化,調整自己的服務模式就會落后于時代發展。“互聯網+”模式下的新媒體則能夠及時掌握消費熱點和消費者的心理,緊跟時代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人性化、針對性、方便快捷的產品和服務,此外新媒體功能多樣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因此,電視媒體要想在“互聯網+”時代下有所發展就要轉變自己的服務模式,發展多種業務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如以往的電視媒體制作出的節目只在電視上播出,互聯時代下電視節目也會在網絡上、新媒體上播出,這就要求電視媒體制作的節目不僅要考慮電視受眾的喜好和需求,還應該考慮其他群體的喜好和需求以擴大受眾群體,優化配置資源。此外,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擴寬了消費者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欣賞水平,因此電視媒體應該精心制作電視媒體節目向觀眾傳播深層次的信息,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
要轉變商業和運營模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有償信息服務、廣告服務、媒體購物三位一體的融合型行業模式正在形成。這種商業模式重視消費者的體驗服務,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媒體向消費者推廣服務和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應該考慮如何吸引用戶,如何把觀眾轉化為用戶。這不僅需要把電視節目放到互聯網上播放,制作相關軟件等方式來擴大受眾,還應該利用互聯網技術與新媒體融合建立與觀眾和網友的互動平臺,在這個互動平臺上了解用戶的需求,向用戶推廣產品和服務,加強與用戶的聯系,生產提供用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
(3)產品內容上協同創新。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新媒體對傳統電視媒體產生了較大的沖擊,電視媒體應該轉變以往的壟斷播放、觀眾觀看的方式,認真分析用戶和市場的需要,重視節目質量和知識產權,轉變制作理念和管理機制,生產出高質量的節目產品以滿足市場上不同用戶的需求。這就需要電視媒體與互聯網協同創新。電視媒體可以加強自身建設,獨立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如湖南電視臺在核心團隊的協作下精準分析受眾的喜好和需求,制作出了高質量的《我是歌手》這一電視節目,這一電視節目一經播出就引發收看熱潮,不但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其網絡點擊量和播放量也取得理想的成績,還帶動了“芒果TV”手機軟件的下載。
電視媒體也可以與社會力量合作研發新產品,電視媒體除了加強自身建設,獨立生產制作出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外,還可以在全社會尋找合作伙伴,與其他制作機構合作研發制作新節目。如重慶衛視與很多社會上的優秀節目制作公司、創意公司合作,策劃籌備的《中國超模》《超級美味》等電視節目受到了社會的關注。
電視媒體還可以購買版權和獨播權,開發衍生產品促進自身的發展。IP在當前的電視媒體中是一個熱詞,可以譯為知識產權。越來越多的電視臺開始IP的作用,他們購買綜藝版權、小說版權等,制作的電視節目和影視作品不僅受到廣泛關注,還開發了衍生產品,如手游、圖書等,為電視臺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和電視劇《花千骨》就是典型代表。
(4)產品傳播上臺網融合。要想促進電視媒體與互聯網的融合,促進產品的傳播,首先應該做到打破技術壁壘,實現臺網全面立體覆蓋。互聯網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在電視、網絡等平臺觀看自己感興趣的節目,還能與節目互動,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這擴大了電視節目的傳播范圍。
通過智能電視和手機軟件促進電視節目的傳播。智能電視是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產生的新型電視產品,傳統電視媒體可以利用智能電視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傳播自己的產品。如當前的智能電視小米、長虹通過與多家電視臺、視頻網站、影視制作公司等合作,擁有海量的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節目等資源,吸引了大量的受眾,電視節目在這種智能電視上播放能夠促進與用戶的互動,為其提供了良好的觀看體驗,從而促進了產品的傳播,如長虹智能電視與江蘇衛視的《蒙面歌王》合作增加了這個節目的播放量和討論量。此外電視臺還可以通過手機軟件的開發來提升電視臺的知名度,傳播電視節目。如“芒果TV”“視聽重慶”等App上有大量的電視臺節目、節目宣傳、預告等,吸引觀眾收看節目。
3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多新興媒體,這些新興媒體能夠更廣泛、更快速的傳播信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了沖擊。雖然電視媒體具有自身優勢沒有被新興媒體所代替,但是電視媒體要想提升自己的生存空間、價值空間,就要積極地與新媒體合作融合。
參考文獻
[1]呂永峰.“互聯網+”視域下電視業與新媒體的融合和轉型[J].編輯學刊,2016(5):111-115.
[2]王丹.“互聯網+”引領傳統電視媒體融合轉型[J].科技傳播,2015(16).
[3]鄭曉寧.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思考[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6,43(7):122-124.
[4]劉思伽.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6(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