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 許祥東
【摘 要】地理核心素養就是一種地理內在的潛質,可以通過知識的理解,方法的實施來顯現。核心素養是綜合要求,核心素養幾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下面我就以高三區域地理復習即地理核心素養之區域認知為例,談談區域認知和其他幾個核心素養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區域認知 核心素養 區域地理 聯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42
傅伯杰院士說過:“地理學使命:解決資源、環境、發展面臨的復雜問題”,要解決資源、環境、發展面臨的復雜問題一定要具備人地協調的觀念,而這些問題往往是以區域為載體,所以必須具備區域認知的能力,要解決問題要從綜合思維的角度去分析,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去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地理實踐力的問題,因此,地理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
一、區域認知的起點——區域位置
高考地理11個選擇題,2個綜合題,2個選做題——旅游地理和環境保護,高考試題的考察都是放在具體的區域里面進行考察。要學習對地理有用的地理,學以致用都是放在具體的區域、具體的情景中進行考察和應用。區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經緯網定位、區域輪廓定位、特殊地理事物定位等等。學生通過高中前兩年的學習,對世界海陸分布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高三的地理復習中,我會每一周布置一個區域,跟學生一起通過經緯網和特殊地理事物一起來進行區域定位,讓學生以周任務的形式下去熟悉,主要通過繪圖,反復練習鞏固熟悉。
學生記住了區域定位并不代表學生就理解了區域的位置。區域定位落實在高考的考點中就是描述、分析與評價地理位置(區位)。在高三區域地理復習中教會學生怎樣理解區域的位置,認識區域位置從不同的尺度進行認識,要結合具體的案例找準分析的尺度:小比例尺的地圖從大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著手進行分析,而大比例的地圖不僅考慮大位置,還要從小處著手,必須和一些可觀察得到的地表特征,諸如一列山脈、一行海岸、一條河流或一座城鎮來對照分析。
二、區域認知的過程——區域特征分析,強調綜合思維
把區域位置作為邏輯起點進行推理,抓住區域認知的基本線索:緯度位置——所處的熱量帶——自然環境特征、影響自然環境結構向不同的方向演化、呈現怎樣的地帶性規律;海陸位置、所處地形位置等——表現出怎樣的區域差異、產生何種非地帶性現象與特征。從上面這個框架思路入手,分析區域地理環境要素特征及成因,首先找到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例如從區域氣候類型的判讀,主要從區域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確定(即氣候類型分布的理想模式圖),但是同樣的區域位置,地形不一樣導致特殊氣候類型的形成,例如2016年全國卷乙卷37(1)說明勘察加半島地形對氣候區域差異的影響(6分)。所以,區域特征的認知上往往應用區域對比的方法比較區域差異,而用來對比的區域往往在某些要素之間具有相似的特點。例如2016年全國甲卷的36題(1)描述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2)分析導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
三、區域認知的過程——貫穿始終的人地協調觀念
地理學研究的目標:不僅在于解釋過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務現在、預測未來。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過程,即人地關系發展變化的過程。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首先人類要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發展經濟,而人類的不同發展方式、強度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后果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歷史階段,人類活動的方式也是有差別的。
區域發展的考點即區域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生態建設,可以考察區域發展現狀(措施、原因、意義)或者區域未來發展的方向,例如2016年全國甲卷36(2)表l列出羅訥河整治不同階段的主要措施。請在下列整治和開發目標中進行選擇,完成表l。請將選出的各整治和開發目標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3)說明法國為整治和開發羅訥河而成立“國立羅訥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說明“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對恢復河流生態的作用。(6分)
從“整治河道,裁彎取直,消除河道分汊——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等——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人類對環境的改變到最終回到恢復原貌就是回歸人地協調的過程。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進行追問“是不是恢復了彎曲河道和河道分汊就能夠恢復到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的生態狀態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和改變是不可逆的,加深學生對人地協調觀念的理解,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四、區域認知的結果,加強地理實踐應用
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學以致用,是學生地理實踐力的體現,而這正是我們高考的要求,也是地理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把我們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同時也是區域認知的一個結果——學以致用。地理實踐應用的高考考點包括區域認知的遷移應用;地理事物、現象對我們的啟發以及開放性問題的解答。例如2016年全國乙卷36(4)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4分)問題①:說明橫縣茉莉花茶產業的發展經驗對我國一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啟示。問題②:為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這一個題是一個高考試題,更是我們地理課堂學以致用永恒的主題,學區域、學知識的最終目的。
地理核心素養不是知識,但是依靠知識來積累和培養;地理核心素養不是能力,但是可以轉化為多樣能力;讓我們一點點,一天天積累,提升我們的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即將頒布《高中新課標準》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及質量標準——節選自網絡
[2]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嚴龍成.《知識·方法·理念——地理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落實》講座
[3]東北師范大學袁孝亭.《地理學科特質的關鍵能力及其培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