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要 大學生黨員是黨的重要人才儲備及未來發(fā)展的生力軍,他們思想的純潔性、意志的堅定性對于黨的發(fā)展能產生重要影響。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我們反觀大學生黨員的成長與發(fā)展,可以發(fā)現(xiàn)存在著思想不純潔、懈怠、入黨前后反差大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思想與行為上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引導及管理,保證大學生黨員積極性。
關鍵詞 新形勢 大學生黨員 發(fā)揮作用
0前言
大學生黨員是黨組織中較為年輕的組成部分,他們年輕、有活力,擁有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但同時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正在形成,是網絡環(huán)境下新鮮事物最直接的接收者,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發(fā)生思想的動搖。要想在新形勢下保證黨員作用的發(fā)揮,始終保持黨員的積極性,就需要認清形勢,分析問題,找到隱患,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學生黨員。
1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可能遇到的問題
1.1入黨前后不一致
部分黨員在入黨前后表現(xiàn)非常不一致,入黨前積極進取,入黨后則萬事不關心,甚至于有時對于其他積極入黨的同學頤指氣使,擺出盛氣凌人的樣子。盡管這種情況在大學生黨員群體中并不多見,但反映的卻是入黨后一種普遍的懈怠心理。入黨前后不一致,那么其作為黨員的意義就不能被體現(xiàn),也并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不僅如此,入黨后黨員的懈怠,也會使一些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其他未入黨的人們對黨組織產生質疑。有些大學生自身入黨動機不純潔,成為黨員后則出現(xiàn)明顯的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等。
1.2未能切實發(fā)揮黨員帶頭作用
黨員未能發(fā)揮帶頭作用,與黨員的主觀懈怠不同,更多的是行為上的未能跟進。許多黨員在遇到問題時會有一些心理的掙扎,例如,“自己出面解決會不會被人說高姿態(tài)”,“解決不了怎么辦,會不會丟人?”“會不會得罪同學”等等,類似的想法不勝枚舉,也導致部分大學生黨員的行動出現(xiàn)滯后。在一些情況下,大學生黨員不能挺身而出,久而久之,反而成為一種習慣。除此之外,行動難以得到跟進的原因還可能是大學生黨員的自身魄力不夠,盡管在入黨前他們已經能夠獨當一面,再遇到問題時也愿意挺身而出,但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使得他們入黨之后獨立處理一些問題時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不自信等問題,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成長。
1.3服務意識相對淡薄
一些大學生盡管能夠做到自身的優(yōu)秀發(fā)展,嚴于律己,但卻不愿意做群眾工作,不能將自己的一些觀點分享給他人,帶動群眾等,顯示出服務意識弱等問題。這樣的問題在于僅僅把入黨當作一種榮譽,優(yōu)秀的標志,卻忽視了一名黨員應當做的是什么,不能到群眾中去發(fā)動群眾,在步入社會工作崗位后必然也不能很好地為人民服務。
2造成大學生黨員積極性弱的原因
2.1入黨動機不純潔
在當前大學生黨員中,有部分入黨動機不單純的人存在。他們入黨可能是為了榮譽,認為黨員是優(yōu)秀的象征,這些想法可能來自父母,也可能來自當前的社會風氣等,促使他們想要成為黨員。當然,也有的學生是受到社會現(xiàn)狀的影響,例如一些公務員崗位招聘要求必須是黨員或者黨員優(yōu)先等,將黨員擺在了一個相對先進的位置,使得許多大學生并不單純地因為仰慕黨的理念、信仰黨而入黨。入黨動機的不單純直接決定了學生入黨之后的表現(xiàn)。
2.2入黨后未能繼續(xù)堅持學習
出現(xiàn)這種問題,責任不完全在于大學生本身,學校的黨支部也要承擔重要責任。許多學校學生入黨都要經過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從團校、黨校的學習,到預備黨員、黨員的發(fā)展,大概要經歷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培養(yǎng)出一名黨員,然而經歷了這段過程之后,學生的學習工作反而停滯了,對于黨員的教育與組織學習工作銜接得并不緊密,成為黨員之后,學生的學習機會反而減少了,思想匯報等工作也松懈下來,反而使入黨之前的學習流于形式。
2.3互聯(lián)網時代下思想的復雜性
在互聯(lián)網時代,通過網絡可以傳遞大量的思想觀念,這些觀念良莠不齊,但都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尤其是青年學生作為互聯(lián)網時代下信息的主要接收者與創(chuàng)造者,思想轉變快,許多大學生黨員在高速的信息接收情況下也會不自覺地發(fā)生轉變,這種變化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每個人任何一個細小的觀點,甚至有些偏激的觀點,在網絡平臺傳播之后都能找到共鳴者及鼓勵者。倘若這是一種消極的觀念,那么必然會對人們產生負面影響。
3新形勢下如何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
3.1嚴格黨員的選拔標準
在黨員選拔環(huán)節(jié),就要進行嚴格的限制,才能從源頭確保黨組織的純潔性。在選拔黨員的過程中,要明確選拔動機,嚴格記錄學生思想變化歷程,進行廣泛的群眾調研,以班級同學和老師為核心展開調查等,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與態(tài)度,不能給入黨動機模糊或不單純的學生機會。在篩選過程中,要制定明確的標準,有入黨意愿并積極學習:具有奉獻精神,奉獻集體團結同學;具有優(yōu)秀的品德,在生活中、學習上都有突出的表現(xiàn)等,將篩選的過程量化為一定的指標,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在選拔黨員的過程中要秉承寧缺毋濫的原則,避免盲目擴招下導致黨員的質量下降。事實上,隨著高校的擴招,校園黨員的數(shù)量也在增加,可是質量卻相對下降了。
3.2加強黨員教育工作
對黨員的教育工作,不能隨著轉正的完成而停止,反而需要在轉正之后加強黨員教育,實現(xiàn)黨員學習組織的常規(guī)化。只有不斷推進黨員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才能在思想上保證黨員的積極性。黨員的學習工作,主要是學習黨的先進思想以保持自身的先進性,保證在成長過程中不走頑固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不懶惰不動搖不懈怠:堅持黨員的學習,也是為了時刻跟上時代的步伐,接受黨和國家的最新文件、方針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的討論等。作為大學生群體,自身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容易發(fā)生動搖,對于問題的認知也可能會產生偏差,這就需要加強黨員教育工作,保持自身思想的純潔性,推動自身的成長。
3.3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
在新時期,我們處于互聯(lián)網時代,盡管網絡是把雙刃劍,大量的信息傳遞,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非常大,但大學生黨組織仍然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組織大學生黨員展開工作與學習。首先是利用網絡提供的平臺,開展大學生黨員學習工作,這樣能夠便捷學習,使學習常規(guī)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如微博、網頁、貼吧等各種信息傳播平臺,傳遞黨的最新信息、黨支部的信息等,向大家公示,接受監(jiān)督,并且能夠使黨員隨時接收到充滿正能量的內容。利用網絡直播平臺、相關網站、QQ群、微信群等,實現(xiàn)大學生黨員的交流,共同針對一些熱點事件暢所欲言,并且可以逐漸打破學校的界限,進行整體的溝通與學習,共同進步。對于在發(fā)言中反映出的不同聲音與觀點,也可以由大家進行討論,進而博采眾長,實現(xiàn)共同進步。
3.4建立嚴格的黨員考評制度
學校黨支部可以組織每個學期對大學生黨員進行考評,制定嚴格的考評制度。這一考評制度應當由黨內考評與黨外考評兩個部分組成。在黨內部分,要由老黨員對年輕黨員做出評價,并且進行黨員內部的投票互評等;綜合學生在黨員學習中的成績與表現(xiàn),形成最終的考核意見。在黨外部分,則要考察黨員在所在班級、院系中是否能夠團結群眾、團結班級同學等,由班級的同學、教師等做出評價。最終黨內、黨外兩項成績綜合起來,才能最終形成對黨員的評價。黨員考核體系的目的就在于幫助黨員成長,在制度上維持黨員群體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時刻保持黨員的持續(xù)發(fā)展。
4結論
大學生黨員是黨員中較為年輕的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發(fā)生動搖的部分,各高校黨支部只有從源頭上嚴格黨員準入,并且加強教育及宣傳工作,實現(xiàn)黨員的教育、考核等一系列的發(fā)展,才能切實地實現(xiàn)黨員的進步,保持大學生黨員的純潔性,發(fā)揮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