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柳
【摘 要】本文提出“互聯網+”時代提升高職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五條路徑: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增強學生應用文寫作的政治敏感度;提升學生應用文寫作的模仿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應用文寫作實踐,以滿足高職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應用文的寫作需求。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學生 應用文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C-0144-02
“互聯網+”時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讓高職學生依托“互聯網+”來提高應用文寫作水平,逐漸培養學生應用文的寫作素養,以滿足高職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應用文的寫作需求,引發了當下高職語文教師的思考。筆者認為,高職教師可嘗試通過將互聯網與學生應用文寫作創新性思維、寫作興趣、政治敏感度、模仿學習能力、寫作實踐等方面相連接,以達到提升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目標。具體而言,“互聯網+”時代,提升高職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可從以下五條路徑著手。
一、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創新性思維
創新是應用文寫作的靈魂。在培養高職學生應用文寫作素養中不能沒有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特別是在數字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應用文寫作中最可貴的就是學生創新性思維體現的部分,比如新思路、新觀點、新策略、新方式等。當下互聯網使學生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已為學生應用文寫作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創造了條件。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窮盡的學習,建立系統的應用文寫作理論知識框架,不斷更新知識,抓住屬于這個時代的關鍵詞,主動思考,從而使自身在應用文寫作實踐中所站的視角更高,提出的觀點更全面、更具創新性。而作為高職教師需要在學生互聯網+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中做適當的引導,特別是讓學生注意經典應用文書作用的把控,激發學生主動創新的思維。
不能讓學生產生一種把互聯網學習帶來的便利變成自始至終的簡化應用文寫作的想法。這種想法在一些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學習中非常普遍。借助互聯網下載需要的應用文,在下載的應用文的基礎上作適當的修改,以此作法希望變成自己的作品,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應用文寫作學習方法。這是沒有創新的體現,也是終究被淘汰的表現。高職教師要幫助學生改變這種應用文寫作作風,引導學生在互聯網+學習中逐漸培養創新性的思維,讓他們有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換、不斷創新的意識,學會借助“互聯網+”,不斷創新表現手法,不斷進行自我創作。讓他們領悟到一篇好的作品好比一件賞心悅目的雕塑,它需要經過不斷打磨、雕琢,而這里的打磨、雕琢相對于寫作來說就是不斷創新,而不是簡單地在別人的作品上作適當的修改。
二、激發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興趣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在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中難能可貴的還有應用文寫作的學習興趣。高職學生當中或許有寫詩歌寫散文的興趣,但很少有自覺寫應用文的興趣。因而應用文寫作之初,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就變得至關重要。興趣有來源于本體自發,有來源于外界所迫,不管是本體自發還是外界所迫,互聯網都給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興趣奠定了基礎。高職教師可通過互聯網,以視頻、圖片、網頁等方式,在視聽上吸引學生眼球,圍繞當今應用文寫作對于今后學生就業的重要性,來激發學生應用文寫作的學習興趣。高職教師還可以通過選用往屆學生在應用文寫作方面突出而在事業中取得不錯成績的成功案例,借助“互聯網+”,以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在互聯網上自學,讓他們感受,應用文寫作帶來的樂趣和經濟效益等。當然也可以直接讓班級中寫作突出的學生直接現身說法,談談體會、想法,同時錄入下來,帶動班上同學應用文寫作的學習興趣。
三、增強學生應用文寫作的政治敏感度
學生主要置身于校園,大多數政治敏感度偏低,高職院校的學生黨員偏少,個別學生黨員身份意識不強,甚至還有些學生黨員沒有政治敏感度。基于應用文寫作在高職院校屬于公共基礎課,開設的專業多,輻射的范圍廣,高職教師可在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中,借助互聯網普及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幫助學生樹立較高的政治敏感度,這對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來說也很重要。而且部分應用文寫作中往往會打上政治的烙印,這一烙印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文章的質量。特別是課堂中引入“互聯網+”,學生可以窮盡地閱知想要了解的事件、熱點和問題等。
高度的政治敏感度本身也來源于對國內外時事熱點的關注,對國內外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領會。高職教師借助互聯網設置好教學內容,做好學生政治理論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做到講規矩,講政治,講紀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某種程度上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與今后職業規劃各個方面相聯系,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能指引今后的發展方向,能在發展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同時,高職教師還可利用互聯網做好各主體新聞媒體的推薦工作,諸如人民日報、共產黨員網、各省市政府網以及和所處單位有聯系的各大官網等,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吸引學生在關注各主體新聞媒體中找到樂趣,找到寫作所需。
四、提升學生應用文寫作的模仿學習能力
應用文寫作通常是從模仿開始,而模仿的對象就從模仿經典開始,而這里所說的模仿并不是高職學生里面普遍流傳的下載別人好作品作適當的修改的模仿,這里的模仿是學會欣賞經典事文書的行文脈絡、主題、所選的切入點、各段落之間的層次關系、題目和各小標題之間的緊密程度、表達風格及文章經典之處等。高職教師可借助互聯網,選用一些應用文寫作名篇作為教學內容,例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整個行文,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逐步把握寫作語感。語感的培養直接關系著學生寫作中語言流暢度,語體是否合宜。同時,隨著分析的數量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多,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后,可以所分析的經典文書為范本,建立寫作框架,用新觀點,以最新的提法,最新的事例、數據等寫作方式,形成自己的寫作。引導學生分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寫作框架,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寫作技巧手法,讓學生知道可從哪些方面去選取素材,從哪些方面去尋找中心論點,讓學生對此種類型的文書做到心中有數,為學生下一步的寫作練習做好鋪墊。
互聯網在幫助高職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過程中,也會給學生應用文的學習帶來一些困擾。互聯網中的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參差不齊,真假難辨,特別是考慮高職學生的善思、獨辨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很容易在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中進入某種認識上的誤區。這時候高職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
以互聯網進行正反面的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不管是以報紙、雜志等為主的傳統媒體,還是以網站、微博等為主的新興媒體,不是在任何媒體上閱讀到的信息、文章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信息、文章,提倡學生盡量去瀏覽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官網,《人民日報》等知名度高,含金量高的新聞媒體上的信息、文章,以這些范本為基礎,帶著懷疑精神,去甄別其他媒體所看到的文章的好辦法。
五、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應用文寫作實踐
互聯網學習已成為了當下高職學生的主流學習方式,高職教師可讓學生在互聯網學習中進行應用文寫作實踐。培養學生在互聯網+應用文寫作學習中多思多練,慢慢練就學生當看到主題或閱讀完文件精神后,第一時間就能在頭腦中形成行文框架的本領,上到文章題目的選取,各小標題的選定,下至每個標題下面應備有的材料、數據、事例等都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現今事事變化之快,要求寫作人員反應速度快、思想更新快、看出本質快。尤其是在緊急寫作的情況下,這種本領尤為重要。具備這種本領別無他法,唯有勤于思考,奮于練習。
學生多思多練的基礎源于日常生活的積累,教師應激發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慢慢培養學生能覺察周圍所發生的變化,能看出變化中所蘊含的信息,引導學生將日常隨心所想的感觸通過互聯網記錄下來,慢慢積累,逐漸實現寫作中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總之,一篇合格的應用文書,應該是一篇緊扣主題、主題鮮明、內容充實、框架整齊、邏輯縝密、語句通順、語言精簡的文章,在此基礎上再求亮點,以及提出建設性的看法,達到標新立異,達到經典。這需要學生較高的應用文寫作素養。這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或許要求很高,但符合當下社會對應用文寫作要求的需要。而且這些寫作素養不單純地在應用文寫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影響著學生今后發展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通過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一定程度上其保密、防范、預判等意識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考慮高職學生自制力還有待提高,高職教師通過日常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將寫作素養潛移默化地轉換成一種習慣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裴顯生.應用寫作(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尉天驕.基礎寫作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郭冬.文秘寫作實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任鷹,等.應用寫作學習參考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張玉雁.當前事務文書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面面觀[J].焦作大學學報,2013(3)
[6]余國瑞.公務與事務文書寫作的規范化——《公務與事務文書寫作規范》序言[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
[7]賈斌.學生事務文書寫作的典型錯誤——兼記一次有趣的寫作實訓[J].應用寫作,2015(5)
【作者簡介】鐘 柳(1984— ),女,湖南株洲人,碩士,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院辦工作人員,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