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瑞
【摘 要】職校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自身所學解決問題。教師的目的不只是灌輸知識,更應該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數學思維 中等職校 素質教育 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70
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意識的發展不關心,僅僅是關心基礎數學教學的代數運算技巧,或是雖有想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但是缺乏相關的教學素材,難以恰當的選擇切入點,針對這些狀況,職校數學教學中,由于很多教師不能給予學生足夠多的在思維策略方面訓練的機會,導致很多學生基礎知識雖然非常牢固,但是缺乏基本的解題思路。
如何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是如今職校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重點。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
1.認真審題,由于數學廣泛的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出題形式多種多樣,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在陌生的情景下分析理解所給的已知條件,分清題中重要的關系,舍棄掉無關因素的干擾,將題中具體的數量關系理清,將實際問題轉換為數學問題。
2.在學生能夠明白的題意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找出題目中每個量的特點,分析出哪個量是已知,哪些量是未知的,考慮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最后將文字語言轉換為圖形語言或者數字語言,建立出數學模型。
3.通過建立出的模型求解并得出結論,最終將得到的結論還原驗證。
開展數學的應用性問題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數學意識,將數學的應用意識穿插于整個數學的教學中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是一種享受,讓學生感覺學中有樂,既培養學習興趣,又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從“新課標下職校數學的改革”看來,我們要從死板的教科書中走出來,開拓學生的視野,運用新的理念來改變舊式的數學教育體系。從數學哲學方面講,數學史最含有生命力和統攝力的教學體系,是否學好數學,不是從數學成績分數的高低來判斷,最重要的是要以他如何看待數學,如何去學好數學,能否充分了解數學,熟練運用數學觀念和方法分析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問題。現實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數學觀念,不同觀念會導致人們不同行為和工作。一個學生如果對數學產生艱深難懂、枯燥乏味、很難學好的思想,必然會導致逃避數學,逃避數學老師,不去接觸數學讀物自行封閉行為。一個教師如果認為數學只是公式、法則、考試,那么他的課堂教學就是填鴨式的。但實踐教學能讓學習回歸生活,注入新鮮的血液。體現在:
1.讓人們知道學習數學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對其制定和安排教學目標。
2.制定符合現階段學生適應的大眾化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3.讓學生在生活和活動中,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豐富其教學內容。在上課時的要求:(1)內容要簡潔。扣住主題要求,突顯重點、關鍵問題、難點;(2)方式得當。既要能體現出教學目標,又能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3)言語簡潔明了。趣味生動,其提示作用,不要一味的死板,引起學生興趣和思考。“多練”,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反復的練習,用口、動手、動腦充分運用課堂知識去解決問題,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起監督和指導作用,練習的內容要得當,要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不要機械重復去練習,要有分寸。通過練習,讓學生穩定熟練的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其全面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學生學會思考,去質疑問題,思維的驅動在于質疑,能成為學生的動力,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變得活躍起來。而以前的舊式教學是以事先確定好的老師問學生答的模式,使得課堂氣氛僵硬,學生的問答完全按照教師的套路,根本沒什么價值所在,又不能有效的省時,這值得我們去反省。在新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自主的去探討,在自己思考問題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反之,沒有經過自己大腦思考,是不會產生深刻問題的。教師的提問有利于養成自主思考問題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一條捷徑,那些具有提問思考能力的學生是學到了一項學習能力,因此,我們要激發學生質疑的意識,讓他們敢于提問和思考。
在教學實踐中,直接敘述重點難點往往沒有多大的作用,相對的運用一些簡單的習題作為引導,難度逐步遞增使學生們更深刻的體會基本概念、定理等。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大屏幕,更加生動的表現出來,這樣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后,要總結整節課的重點,加深印象。教師要根據學生頭腦中的思路進行引導、糾正,反思出現的不同問題適當的調整計劃,并且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教師也可以階段性的開個會議,對課上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一起討論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與學生們溝通與交流。也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們都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對潛在的因素進行分析,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對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迅速解決,做到當日的問題當日解決,這樣一定會提高學習效果,改善學習氛圍。同時,還會帶動學習自主意識差一點的同學主動學習,形成良性循環。這種反思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的高質、高效,更能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教師應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教學設計,主要目的要提高學生積極向上的求知欲,增強解題思維能力,保持課堂上的生動有趣性,激發學生的潛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創建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環境,沉悶的環境會使學生的情緒難以高漲,無法進行有效地思考,而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但是讓學生大膽猜想并不是指胡亂地猜想,而是有依據地猜想,同時,也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猜想進行檢驗,若學生的猜想是錯誤的,教師應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原因,積極進行指導,提醒學生應該從哪個方面分析。最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不可一味地限制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們的猜想。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的,它使學生徹底改變往日的死讀書,成為一名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型人才,此外,創新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那么,擁有了創新型人才,便會促進整個國家、社會的繁榮強盛。因此,廣大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