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菁

摘 要:教師在數學課堂上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得知識,自覺地練習技能,以達到教學目的。文章從說話訓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巧設問題、指引學生積極參與,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有趣學習幾方面,研究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數學課堂效益。
關鍵詞:數學課堂;主動學習;培養;課堂效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39-01
所謂主動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從思想上、情感上最大程度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說話訓練、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巧設問題、指引學生積極參與,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有趣學習。
一、說話訓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說話的傾向性、目的性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導說”,為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說不宜多,要做到輕、巧。輕,則是導說要準確精練,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重點。教師導說:“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試剪一剪,拼一拼,說一說。”學生在剪、拼的同時,應考慮如何用語言表述推導的過程和結果。為了進一步驗證結論,教師緊接著導說:“說說你還能用哪些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學生,能使他們在各抒己見中掌握新知。巧,就是導說要生動有趣,巧妙地為學生構筑知識聯系的橋梁。如在教學第十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學生熟識的《烏鴉喝水》這篇短文:“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這時學生們瞪著眼睛懷著好奇的心情聽著,迫切等待著……教師急轉而導:“烏鴉用什么方法喝到的水?”學生思維更活躍了,積極發言:“是小石頭把水擠開,使水面升高。”“每塊小石頭占據了瓶子里的空間。”……這樣,教師就巧妙地把“體積”的意義展示出來。
二、巧設問題,指引學生積極參與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數學課上的提問是指引學生主動思維的導火線。所以,數學教師在備課時要細心設計數學課上的提問,指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認知活動中去,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采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如學習“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教師出示下列思考題:568×275乘數百位上的“2”與被乘數上哪一位的數先乘?結果是幾?表示多少?乘得的積寫在什么位置?讓學生順著一定的路子去分析,以突出學習的重點。又如教學“三角形認識”時,教師設計了操作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手、眼、腦的協調活動中主動學習,體會獲得知識的快樂。一是讓學生運用學具(小棒)擺出三角形,并以問題為核心進行小組討論:1)三角形由幾根小棒組成?(3根)2)怎樣擺?(先由自己擺,再找學生到講臺演示)3)擺的重點在哪里?(三條線段首尾連接,圈成)4)三角形在人們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固定性,如自行車和支架是一個三角形構成的)二是提問誰能說出什么叫三角形?(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作三角形)三是再拿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分辨是不是三角形?為什么?如:1)△ 2)V 3)□4)◇5)Y。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師設計問題,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索中進行,發揮和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與性。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就會較好地掌握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
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有趣學習
如何引導學生自覺地去叩開數學王國的大門,是教學的首要任務。此時,教師教給學生們一些數學方面的常識。如教師給學生們介紹了數學這門課的性質、數學的分支、數學的學習方法、數學的發展過程以及數學的巨大作用,特別是數學在計算機、導彈等各領域內的應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設置情境是為了揭示矛盾,引起學生的探索,進而引導學生去思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法”時,教師設計了口算的折疊式卡片:■+■+■+■+■,學生對前面的■+■+■+■口算非常流利,當口算到這一組數時,他們就沒有能力馬上說出得數了。為什么學生不能馬上說出得數,原因在于后面的一組數分母不同了,不能直接相加,這時教師就可引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異分母分散加減法”。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新課知識,教師在數學課上采用分組的方式安排了一組教學訓練,讓學生在相互間的比賽過程中強化理解和練習。活動用競賽的方式,全班一共分成四個組,進行開火車競賽,看哪一組做得快并且對,就可以獲得獎品。題目是:1)■+■=( );2)■-■=( );3)■-( )=■;4)( )-■=■。最后分組討論:怎樣才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四、結束語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有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自覺掌握知識和技能,才能提高課堂效益,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鞏彩宏.實施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發展[J].山西教育,2012(03).
[2]楊念魯.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學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