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光遠
摘 要:開展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研究,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探索
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應以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及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倡導閱讀自學、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數學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從表面上看似乎走進了新課改的最佳狀態,但認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沒有真正的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沒有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那么研究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實際教學實施中,要依據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中要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教學中要轉變教師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成為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創造性思維的啟迪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要促進師生平等交流與對話,啟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教學中要轉變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中要改進教學手段,逐步實現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要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二、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
1.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充分地預習。預習分為整體預習、周預習和單課預習三種。整體預習就是指導學生利用寒假、暑假時間閱讀下學期教材,要初識定理、概念、公式,并做一部分習題。周預習就是指導學生利用雙休日預習下周要學內容,重點是找出疑難之處,嘗試解決后作好記錄。單課預習指每次上課前的針對性預習,即我們平時進行的預習。這些預習將有力地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
(2)加強三級備課。三級備課指個人初備、集體備課和個人細備三次備課。個人初備過程中,定好目標,典型例題教師自己先要做,相關的知識要充分學習。集體備課時各位教師積極參與,共同探討,提前一周集體研究下周備課時的教學方案。個人細備時教師要根據各班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思考充實教學各個環節的細節,確保上課不打無準備之仗。
2.少講多學
多學少教要求教師要把課堂時間和課堂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要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多和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需要教師去做辯證的認識和處理。從教的內容上看,少教意味著教師要把握重點、少教意味著要教在點子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堂集中精力解決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兩個問題,而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從學的角度來講,多學就是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師的教喚醒、激發學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以教師的“教”替代學生的“學”。
3.時間安排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們要改變觀念,變教室為學室,變教時為學時;要樹立責任感,摒棄我的課堂可以隨意支配的觀念。教學活動的組織要一環扣一環,前后呼應,相互銜接,不浪費一分鐘時間,從復習舊課到引入新課,從提問到板書,從鞏固練習到課外作業都要嚴密緊湊。高效的課堂教學要素就是合理的教學程序。
4.課堂教學內容目標化
(1)明確目標,明確和細化每一節課的目標,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課堂一開始先給出具體任務,然后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改變課堂教學中講哪是哪的隨意性。
(2)統籌目標,必須把課堂教學目標放在課程教學目標的大背景中考慮,處理好個別知識點與整體知識結構的關系,避免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兩種傾向。
(3)例題示范應用概念
學生運用概念自主完成本節課典型例題,小組內展示、交流、討論,修正錯誤,優化解題方法,完善解題步驟,并各自整理出來。教師說明要注意的問題,規范解題步驟和書寫格式。
(4)變式訓練強化概念
對典型例題進行變式訓練,延伸拓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解概念。練習題一般可分為三類:①圍繞“懂”來安排練習,以通過練習幫助學生理解概念;②圍繞“會”來安排練習,目的是通過反復訓練,使學生形成基本技能,實現由“懂”到“會”的轉化;③圍繞“熟”來安排練習,引導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到練習題與例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優化解題方法。
5.教學反思
“教”的反思是指導教師對自身教學的反思。在日常教學中,要寫好課后記、單元后記、學期總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尋找前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進度,改進方法,提高課堂效益。教師要整理自己的反思內容,并形成書面材料,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學”的反思指學生的反思。要指導學生及時的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方法和措施。每次考試,每一位學生都要反思自己在哪個知識點上,在哪個環節上出了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找出癥結,從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加強師生雙方的反思將會使教與學沿著正確的軌道快速前進。
6.當堂過關
由于課后作業、課后復習、課前預習都難以落實和保證質量,所以教師不能把知識的鞏固提高寄托在課后,而就把握課堂45分鐘,力求把問題的解決在課堂上完成,即當堂達標過關。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和推進,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仍有待于深入的探索。構建高效課堂,關鍵在教師。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以積極的態度投身于課改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豐富文化底蘊,加強自身修養,打造富有個性化的獨特魅力。不斷思考、不斷研究,才會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閆文其.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2(4):70-70.
[2]吳明星.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7):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