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波
摘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數學課上的精神高度集中。本文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探究。
關鍵詞:學習興趣;小學數學;學生;教師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學習同樣如此,如果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那么,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都能夠在自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鼓勵小學生自身對每一堂數學課進行積極地學習,形成一個十分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進而使小學生明確自身如何進行科學學習,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使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樂此不疲和積極主動。所以,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數學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只有采用一種良好的和靈活的數學教學方法,進而將小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本文中,筆者就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1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和學生保持有效溝通,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傳統的教學中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如果在教學上有任何問題,需要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形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輔助和引導的地位。因此,在現代教學中,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交流,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作為學生的心理導師,教師要在學習與生活方面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興趣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與學一直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點,尤其是數學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與枯燥性,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具有強烈的興趣,才能自主地、 自發地投入到數學中。現代小學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教師的喜歡程度直接可以影響到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先培養師生關系。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就必須要時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抓住學生內心的情緒波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對學生的奉獻與愛心,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這樣既可以得到學生的尊重與愛戴,還可以在溝通交流中培養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極大地發揮興趣教學在數學課程中的特點。
2.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推動小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力量,也是一個人成才的催化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創造一個富有童趣的課堂教學氛圍,點燃小學生的熱情,滿足小學生 “想學習”的情感需要,這樣在學習中就能產生快樂的情感,時間一長,數學學習就變得快樂起來。比如,在學習 “循環小數” 這個環節的時候,可以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段我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自然風光的錄像,讓同學生從四個季節的周而復始的變化來理解 “循環” 這個詞語的含義,之后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讓學生們一起思考: “類似于四季循環的例子,你還能舉出一些嗎? ” 學生們開始積極發言,有的說每周七天是循環的,有的說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是循環的等等,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察在學到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循環的現象,讓學生試著計算 “4÷3” ,從而掌握了 “循環小數” 的具體含義,在快樂的氛圍中幫助學生建立了良好的數學意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比如,在學習 “分一分” 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貼上一顆比較大的桃子樹的圖片,旁邊再貼上幾個小猴子,在其中引入小猴子 “可可” 的形象,創設“小猴子分桃子”、“幫助可可解決問題”或者是“闖三關” 的情景,為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營造快樂的氛圍,引導每個小學生都參與進來,為可可出謀劃策,激發了他們的思維,提高了數學教學成效。
3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相互聯系一直都是保證小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基本學習和交流的前提,過去傳統的尊嚴就是學生要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現代的教育教學哲學已經改變了這種理念,認為最為正面的就是人自然的性格,實施教育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將人的潛力發揮出來,并且要促進小學生人格逐漸完善。研究和教學一直都是相互矛盾的兩方面,如何采取一種矛盾的方式方法來促使小學數學教師和小學生建立一種和諧和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已經成為了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當前我國小學生在心理上呈現出來的特征已經告訴我們,小學生在這一個階段和年齡中非常喜歡學習,如果小學生對于某一個教師十分喜歡,那么,他們一定會十分喜歡學習這一門教師的課程,不管是在課堂后還是課堂上,小學生都會十分積極地聽見。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明確小學生的心理,了解小學生自身心情的變動、情緒的變動以及愛好、 興趣, 要做到時刻愛護學生以及關心學生,從本質上尊重小學生,這樣做不僅僅能夠使小學生明確教師是一名十分可敬的師長,同時教師也是自己的好朋友。因此,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選擇一種正確的交流和溝通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建立其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終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4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傳統的小學學數學教育以為實施數學教學的對象就是小學生,進而將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主體的狀態忽略,將小學生頭腦裝滿知識就完成任務,因此,忽略了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忽略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能動性。小學生具有很多教師能夠挖掘出來的潛力,所以,小學生像一張白紙一樣,等待著教師對其進行繪制。數學教師必須要意識到采用一種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小學生自身的潛力,將小學生自身主體所具有的發展性進行開動,在實施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將小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將小學生所具有的潛力有效發揮出來。
5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重視相關知識的進修,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索,在授課過程中積極把握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保駕護航。參考文獻:
[1] 劉 慧 . 學而有興,學而不累——《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 [J]. 現代閱讀 ( 教育版 ). 2012(09).
[2] 蔡廣林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新課程學習 ( 基礎教育 ).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