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環境相對于以往也有了較大的改變。但不可否認,對人才素質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學在這種環境下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要求教師除了重視課堂知識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是否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變式教學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科學應用變式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則從數學概念、數學思想、數學問題等分析高中數學應用變式教學策略,望給予數學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變式教學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134-02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對高中數學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很多高中教師和學生受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影響,以題海戰術占據整個高中數學教學,長期以往造成很多學生厭煩數學。變式教學就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1.變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概念應用
概念是數學重要基礎部分之一,由它演變很多問題,也反映數學本質屬性。眾所周知,每個數學概念均有判斷和性質兩方面作用,從任何一個數學概念中都可得出兩個真命題。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概念兩個作用科學合理利用,以此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將復雜題目改編成簡單應用和判斷型題目,加深對所學數學概念理解。關于數學概念變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概念的引入變式;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相應情境引導學生從直觀想象和已有知識經驗分析,之后給出證明并建立抽象概念和感性經驗之間的聯系,最后形成相對完整的認知體系。例如在學習《向量》一課,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向量基本上是數量,只有大小關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量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類似于物理知識中學習到的位移和力,因此教師就可將此模型引入向量學習中,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當學生接觸到實際模型就能較好地把握和向量有關知識。另一種是概念辨析變式;即在引入概念后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外延,目的在于深化概念理解,更促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同樣以《向量》一課為例,教師就設計以下教學案例:首先明確定義,所謂向量指有方向和有大小的量。變式1:零向量為長度為0的向量,一般任意規定零向量的方向,與任意向量平行。變式2:單位向量即長度為一個單位的向量。通過變式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向量重視方向和大小兩個特點。
2.變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思想應用
數學是高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中也是主課程之一。作為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不少學生表示學習數學有難度,師生之間也缺乏互動,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高中階段已經解除很多數學思想,常見如函數與方程思想、算法化歸類比思想、推理與證明數學歸納法、幾何與代數數形結合思想以及實際應用建模思想等。數形結合法是一種十分直觀、高效的解題方法,引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就可理順數學知識的條理、理清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性,從而將原本復雜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為直觀、簡單、易懂,最終切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實效,充分發展學生思維。某網絡公司推出新一季產品,用x表示產品銷售數量,用y表示推銷費用,已給出公司在每月中需要支付給銷售員推銷費用,借助圖形得出:①y1和y2的函數解析式;②假如你是該網絡公司推銷員,你選擇哪種支付方案?③圖1中,兩種支付方案如何支付推銷費用。解答:①y1=20x,y2=10x+300;②若銷售員的有很強的業務能力,每月都能完成公司規定任務,就可選擇y1,如果達不到,就選擇y2。③因為y1是沒有向外推出的產品,就沒有推銷費,所以推銷10件產品就能擁有200元,然而y2擁有的是底薪,只要推出10件產品就會有100元的提薪。
3.變式教學在高中數學問題應用
毫無疑問,高考是學生學習生涯頭等大事,成績更是學生家長、學校以及學生本人最關心的事情,因此就需要教師緊抓有限的課堂時間開展教學。設置疑問是讓學生思考的基礎,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要符合學生已有的認知,從簡單逐漸過渡到復雜,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以“函數概念”一課為例,可根據不同學習水平情況進行變式教學。基礎一般的學生可提問“什么是映射?什么是函數”,“如何理解自變量x有一定的取值范圍”,而對于數學水平較高的學生可變式提問,“x、y的取值范圍可構成集合嗎?”、“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盡可能讓班級每個學生都能回答,從而有效掌握所學知識。
4.結語
總之,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變式教學效果顯著,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特征和素質教育強調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學生在變式教學中能充分發揮主動能動性,調動思維,提高學生數學推理能力,從而真正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肖巧玲.淺談高中數學課堂上變式教學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5(11):46-46.
[2]張長春.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教學方法之變式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8):370.
[3]朱德萬.淺談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設置變式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