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芳
【摘要】情景教學法的素質教育的要求下發展而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在我國小學數學的教育中的應用最為廣泛。本文主要通過研究情景教學法的相關概念,探討情景教學法是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的。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小學數學 教學效率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40-02
前言:
小學數學課堂對小學生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學科。小學數學能夠密切的聯系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情景教學法的融入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的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大大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情景教學法的概述
情景教學法是小學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情景教學法具有很強的生動性和實用性,對教師的整體素質的要求也非常高。情景教學法在數學課堂的實際時,教師要根據所要講述的數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或者互聯網技術,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了解與數學有關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教師與學生在一種情景交融的環境中進行互動,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提高小學數學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性,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1]。
二、情景教學法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中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情景
多媒體技術是情景教學方式的主要輔助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乏味的數學知識,轉換成小學生所熟悉的卡通和人物形象,使得數學知識更加的生動化、直觀化,充分調動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積極的融入到輕松、和諧數學學習氛圍中,進而有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對“數一數”這一教學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將課本上的動物數量轉換成小學生熟知的卡通形象,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當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出現在黑板上時,就會被卡通人物吸引注意力,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當教學成功的將學生引入到教學課堂中時,就可以讓學生看看圖片上有哪些卡通形象,然后再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幾位卡通人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融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堅實基礎[2]。
(二)利用生活情景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數學知識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以致用,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的比較密切,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充分的理解,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知識。例如,在教師講授“認識負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展示天氣預報中有關溫度的內容,先讓學生理解“15℃”的溫度所表示的含義,然后再舉出“-15℃”的例子,讓學生理解這個數值所表示的溫度意義。當教師舉出例子時,首先要讓學生闡述對這個數值所表示的溫度的理解,當學生知道了“-15℃”要比“15℃”冷的時候,就說明“-15℃”的溫度比較低,進而說明-15要比15小,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負數的概念,還能夠比較正數與負數之間的大小,在理解負數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質量[3]。
(三)通過問題情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問題情景的設立能夠讓學生產生疑問,從而對知識產生興趣,便于教師的講解。問題情景教學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對問題的提問和設計。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的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動手能力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問題的設置能夠引導學生有目的性的分析問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結論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但小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在運用情景教學法的時候,教師要加強引導,綜合利用多種技術和手段增強小學生的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玉華.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113.
[2]董益財.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2016,11:201.
[3]夏曉明.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探討[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