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本節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第一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復習課。
【關鍵詞】復習 教學設計 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76-01
考綱解讀
根據考綱的要求,設置復習目標為:了解并掌握我國和世界上現有的為資源跨區域調配而建設的大型工程名稱和特點;運用圖文資料,學會分析某區域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結合材料,分析資源調配對資源調入區和調出區的發展以及地理環境的影響。
根據高考題推測考向:結合區域圖或相關資料考查資源的空間、時間分布,或對比兩地的資源狀況,分析區域資源調配的主要原因;結合區域特征,考查資源調配的線路選擇、修建線路時遇到的自然障礙以及對所經地區自然環境、區域發展的影響;針對區域環境特征,從開源、節流角度探究解決資源短缺的措施;分析資源調配對調出區、調入區的影響。
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這樣一則消息,引起老師的關注:“瓜達爾港開航,新時代的黎明”。
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由中方運營的瓜達爾港正式開航了!
瓜達爾港距離霍爾木茲海峽非常近,與波斯灣近在咫尺,是一個可以???-10萬噸油輪的深水港。通過這一港口,中國船只與商品能夠更快到達中東及波斯灣地區,為中國的能源運輸提供了新的可能。突出馬六甲海峽重圍,瓜達爾港為中國國運騰飛而生!
國際能源的進口對于中國的重要性,那么世界范圍內有哪些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工程?為什么實施?實施后又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這節課來進行復習。
[學情反饋]根據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任務的安排,課堂上采用提問的方式反饋出學生的掌握情況。提問內容:我國四大工程的概況;西氣東輸的原因;西氣東輸的意義;南水北調的積極意義和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分析思路;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影響的分析思路。
[承轉]師生列舉能源資源跨區域調配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的案例
當然,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還有很多案例,如鐵礦資源的調配、勞動力資源的調配等等。這節課,我們重點以能源資源的調配和水資源的調配為案例去分析。
一、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原因、線路選擇及帶來影響
[自主探究]學生自主探究,寫出答案。
材料 近年來我國開始實施油氣進口多元化戰略,原油進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現,且進口量持續攀升。圖為我國油氣進口通道及西氣東輸二線示意圖。(圖示我國的三大能源進口管道,圖略)
1.分別說明西南、東北油氣進口通道施工建設過程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難。
2.分析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的建設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3.對能源輸入區而言,可采取哪些措施來緩解目前的能源短缺問題?
[投影展示]投影展示學生答案,其他學生可進行評價、質疑和修正完善答案。
[修正答案]給予參考答案進行修正。
[歸納總結]
1.影響資源調配線路選擇的因素:
自然因素:資源豐富程度、地形地質、氣象、水文、生物等。
社會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城市人口的分布、生態影響、科技水平、線路造價等。
2.能源資源調配帶來的影響(表格略)
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原因及帶來影響
[自主閱讀]學生先行自主閱讀材料,組織答案。
[合作探究]學生討論,通過交流集中意見;討論后展示結果,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質疑和修正。
材料:圖示甲、乙兩國國內均建有東水西調工程,讀兩區域簡圖回答下列問題。(圖示秘魯和澳大利亞的調水工程示意圖略)
1.甲、乙兩國水資源調入區,一個位于沿海,一個位于內陸,其缺水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2.說明這些調水工程對調入區發展的有利影響。
3.調水后,兩國調入區均出現了土壤鹽堿化加重的現象,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修正答案]給予參考答案進行修正
[歸納總結]
1.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水資源供需矛盾
2.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影響(表格略)
[板書總結]略
【課后反思】
(1)重視區域案例的遷移應用。本節課的設計圍繞遷移案例“我國油氣的進口”“秘魯調水”“澳大利亞調水”展開探究復習,并最終得出思路和方法。在案例的選取上,既有能源資源案例的分析,又有水資源案例的選??;既關注到國內案例,又關注到國外案例;既關注個別案例的分析,又關注了案例的對比分析。
(2)運用翻轉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對于我國的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北煤南運工程的概況、原因及影響采取課前自主復習的方式完成,提問形式鞏固,而對于新案例的學習則可以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應用提升。
(3)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結合的方式。簡單的案例學生自主探究,難度較大的采用小組內合作探究,探究的案例既驗證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又拓展了課堂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