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鋒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高級中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趣味性教學模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與運用。興趣是前進的動力,是學生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的前提,那么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應該如何來把學生的興趣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呢?
關鍵詞:高中數學;興趣教學;師生關系
一、興趣教育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或智力興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的話,那么這種知識只會讓人產生冷漠的態度。”也就是說,如果教師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興趣的話,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就只是一個升學的工具,他們并不會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更不愿意自己對知識進行探究、學習,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興趣教育;其次,興趣教育能夠幫助教師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當學生的注意力都被知識所吸引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感到身心愉悅,教學的氛圍才會更加和諧;再次,吸引學生的興趣可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當學生愿意全身心投入學習中的時候,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探究、去努力,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能得到提高了。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興趣教育的方式。
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吸引學生的興趣
1.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很多學生對一門課程產生興趣都是從喜歡任課老師開始的。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想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在上課時不要總是一臉嚴肅的表情,要保持微笑,使學生覺得這個教師有親和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多關心學生,很多教師為了追趕教學的進度,講完課之后從來不問學生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也不開展課堂練習而是直接開啟下一個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使一部分“學困生”因為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而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關心學生;再次,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關注學生學習中的感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記,這種模式下學生更像是學習的“奴隸”,他們沒有權利去掌握自己的學習,所以學習的積極性很小,因此教師可以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提出自學過程中的疑惑,與教師一起進行探討,這樣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升。綜合以上幾點來講,教師一定要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2.創設教學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
近年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由于它能夠將聲音、圖片結合起來進行播放,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它來創設教學情境,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很多學生都覺得立體幾何非常有難度,有時候面對一些難題需要作各種輔助線,甚至對立體幾何進行割補,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足,所以立體幾何的教學很難,而信息技術出現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設立體幾何教學的情境提升教學效率了,多媒體展現的方式可以將立體幾何進行旋轉、割補、作輔助線,而且看起來也更加形象、直觀,比教師畫在黑板上來教學的方式更能吸引學生興趣,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吸引學生興趣。
3.合作教學,引導學生互相幫助
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是在獨立學習時很多學生信心不足,他們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有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甚至完全沒有思路,這都會導致學生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合作教學的模式,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大家一起對知識進行探究、總結,一起完成教學任務。在等差和等比數列的教學中,如果教師讓學生獨立學習,很多學生對自己推理出來的公式并沒有信心。還有一部分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無法推理出來,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一起對等差、等比數列的一系列公式進行探究,這種模式能夠幫助學困生去學習其他同學的一些思路,同時也能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因此,這種模式比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任務的模式更能吸引學生興趣。
4.幫助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這就是“被別人肯定”,只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往往在取得進步教師夸獎的時候他們表面上雖然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其實內心深處充滿了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升不少。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對學生進行鼓勵。學生的數學成績很差,每次測驗總是不及格,忽然有一天他取得了很大進步,那么教師一定要及時對學生提出表揚,使學生有成就感,這樣他才有學習的動力。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愛好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如果教師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并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將會對教學產生巨大推動作用,教學效率才能夠得到提升。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明.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儷人(教師),2014.
[2]黃第.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