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樂教學中,多學科文化的整合和設施,可以對音樂教學的開展起到積極作用,而在教學中科學融入多學科文化也是當前音樂教學的發展趨勢。基于此,對音樂與多學科文化在教學中的整合與實施進行簡單分析,希望對音樂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關鍵詞:音樂教學;多學科文化;整合
通過對諸多音樂教學情況的了解,將多學科文化有效整合到音樂教學中并予以良好實施,可以顯著增強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拓展音樂教學的實際空間,充實音樂教學的內涵,進而有效推動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在多學科文化整合與滲透的視角下,音樂教學有了更加寬廣的拓展空間,音樂教學也更能給學生帶來美的體驗。從這個層面來說,音樂教學中多學科文化的整合,將給現階段音樂教學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一、音樂教學與文學、歷史的整合與實施
好的歌曲,其歌詞往往很美,甚至歌詞本身就是一首詩,可見音樂對于文學性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基于音樂與文學、音樂與歷史的高度聯系性、相關性,音樂教學與文學、歷史的整合與實施,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來講,都具有相當大的可行性。例如,一些音樂是根據文學著作創作的,如《卡門》《梁山伯與祝英臺》;一些音樂是根據詩詞歌賦創作的,如《送別》《滿江紅》;再如,一些音樂是根據歷史故事創作的,如《十送紅軍》《紅梅贊》等。文學和歷史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整合,顯著增加了音樂的文學內涵、歷史意蘊,顯著提升了音樂的核心價值。文學和歷史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整合,也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音樂啟迪,即音樂是靈動的也是具體的,音樂在動聽的旋律背后,也可以包含豐富的文學內涵、歷史意蘊,這才是音樂真正寶貴的地方。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帶領學生欣賞具有高度文學價值、歷史價值的音樂作品,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形成對音樂中文學性、歷史性內涵的敏銳洞察力,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綜合發展。
二、音樂教學和德育、政治的整合與實施
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是在特定歷史情境下創作出來的,其中或多或少包含一些德育因素和政治因素。因此,音樂教學和德育、政治的整合與實施也是順理成章的。在音樂作品類型中,最典型的如愛國主義音樂作品,就包含了非常濃厚的德育價值觀和政治價值觀,此類作品如《黃河大合唱》《歌唱祖國》等,對于這些音樂作品的教學如果和德育、政治教學充分整合,將顯著拓寬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有效推動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音樂教學和德育、政治的整合與實施,一是要注意挖掘音樂作品中的德育、政治因素,在音樂教學中以此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和正面教育,將音樂教學和德育、政治教學合二為一,達到更強、更全面的教學效果;二是要幫助學生形成欣賞,滲透有德育、政治元素的音樂作品的能力,對此類作品產生較大的興趣,如此方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音樂作品為工具,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音樂教學與體育、美術的整合與實施
俗話說,文體不分家。音樂和體育、美術之間總是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如在體育比賽、美術繪畫的過程中,人們總是習慣播放背景音樂,用音樂來營造更加輕松、愜意的氛圍,提升體育、美術的審美體驗。在音樂教學中,體育、美術的整合與實施難度較低,但同樣需要講究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欣賞音樂的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視頻、圖片,以美術元素刺激學生的感官細胞,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又如,在體育比賽或者戶外運動過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學生熟悉度較高、具有流行元素、可以激發學生行動欲望的音樂作品,以此為體育比賽或者戶外運動營造適宜的氛圍,間接對學生的音樂學習形成積極影響。
音樂教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體系,而多學科文化的融入,將給音樂教學帶來新的激發點。音樂教學與多學科文化的整合與實施,不僅是積極嘗試,也是音樂教學未來發展的必然路徑,這對于學生音樂能力乃至綜合素質的發展,也必然會產生深刻影響。我們堅信: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中小學音樂綜合教學將會有更寬廣的空間和更豐富的內涵,學生的音樂世界必將會更加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李淑華.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藝術評鑒,2016(2):143-144.
[2]白英.多學科視角下的音樂教育綜合觀念[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Z1):60-61.
[3]曹德軍.論音樂教育的多學科綜合[J].群文天地,2012(12):210.
[4]殷士紅.淺談音樂教學與多學科雙向滲透融合的藝術[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4):29.
[5]趙蘭.探究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音樂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2013(8).
作者簡介:康純(1978—),女,漢族,籍貫:湖南株洲醴陵,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法,小學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文化在教學中的整合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