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德權
摘 要:為了響應我國教育改革的號召,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去,從而使刻板嚴謹的數學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實際事物來進行學習,就教育的現狀以及應當如何改革及生活化教育的改革的原因和目的進行了討論闡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小學教學
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多基于教師的知識,而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盲目接受老師的知識。從古到今,我國許多的學校都采用滿堂灌教學方式。教師不斷地通過講述的方式將自己的知識教給學生,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不高,而且由于課堂上一直在講述知識,學生的思想受到了限制,不能挖掘出學生的潛能。
一、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的意義
生活化數學模式對于發現數學模型有很大幫助,對學生的理論理解和實踐也有很大幫助。其意義就是在課堂上展示生活中的數學元素,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其目的就是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數學是小學生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途徑,在生活中,數學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采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讓數學更加接近小學生的生活,讓他們體會到什么叫做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通過學習更好地感受生活。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小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學習“直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其中勾股定理在生活中非常適用,可以幫助小學生更方便直接地找到更近的道路,而三角形的穩定性也可以對小學生的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在公交車上兩腿與地面呈三角形,不容易摔倒。
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小學生感興趣的無非就是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師在為小學生講解新的知識時要注意利用這一特點,如果教師不有效利用這一特點,不通過生活中生動的例子來給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就會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會使這種情緒延續下去,影響以后的學習,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將數學的學習方法融入生活中,生活化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模型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接受知識。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讓小學生的生活變得生動有趣,使課堂變得充實有趣。
(一)在課堂內容生活化的基礎上,形式的生活化開始普及
比如,如果要教授簡單的加減法,就可以模擬一個場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實際運用知識,使理論和實踐并存。比如,平時的買菜以及一些簡答的測量和普通的查數,甚至有時候老師讓幫忙統計卷子的分數,都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算數法。另外,生活化的課堂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際,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教導學生,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案。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將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展現出來,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個性化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提高成績。但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要進行生活化。比如,簡單的理論知識,用傳統的方式即可,但在實際運用方面,根據實際聯系問題,這樣加深學生對題目的了解。
(二)如果要進一步對數學教學進行生活化,就要將生活化這種模式延伸到課后的作業上
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要讓數學知識牢牢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學會知識,就要讓學生在課后對學得的知識進行練習,通過課后作業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刻板枯燥的課后作業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完成的欲望,這就說明了不要對學生布置刻板的書面作業,要讓他們走向生活。例如,學習“三角形”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制作三角形或者在生活中尋找三角形來學習;學習立體模型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手工制作來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地位
不能將它當成完全的教學模式,而是將它看成一種教學的輔助工具,利用其靈活的特點進行輔助,從而做到在教學上更容易傳授,學習上更容易接受。之所以說它只是一種輔助方式,是因為學習數學本身不能缺失其嚴謹性以及其本身的邏輯性,通過嚴謹與靈活并存的模式,創造擁有生命力的教學。
綜上所述,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是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更有效率地進行教學,從而開創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不僅能開拓小學生的思維,還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實行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一定要在小學生的接受范圍內進行改革,否則會適得其反,要注重對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其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使得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變得靈活、多變、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樂于學。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根據他們的特點來制定教育方案,從而培養出一批新時代的知識與能力兼備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月霞,丁海君.探析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J].學苑教育,2015(3).
[2]王靜.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探究[J].東方教育,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