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蕾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閱讀教學的效率與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息息相關。做好閱讀的教學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當前形勢下,教師應該如何提升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一、創設閱讀情境,優化閱讀氛圍
近幾年,多媒體技術不斷發展,它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閱讀教學中,它可以通過創建情境的方式來優化閱讀的氛圍,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課文《農業的變化真大》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傳統的農業模式以及近些年來無土栽培、蔬菜大棚的圖片來讓學生觀看,同時也利用實際中“冬天也可以吃到西瓜、黃瓜、西紅柿”的案例來引發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產生閱讀課文的欲望,提升閱讀的教學效率。從這一點來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優化閱讀環境,提升教學效率。
二、趣味閱讀,吸引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堅持做一件事的動力,是學生能力提升的法寶。因此,要想做好閱讀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吸引。首先,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化閱讀的形式,對于一些對話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自愿報名,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讓學生進行情境再現,在表演中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例如,在進行《父親與鳥》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扮演角色,一個學生扮演“父親”,一個學生扮演“我”,另一個學生去讀旁白,這種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作者要表達的內容以及當時的情緒,這種“戲劇化”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每一篇閱讀背后都有故事,如果教師能夠利用閱讀背后的故事來開展教學的話,相信教學的效率肯定會更高一些。例如,在進行《難忘的一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故事的形式來開展,“老師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吧,我小時候家里很窮,那個時候吃一頓紅燒肉非常不容易,有一天,我爺爺在村里的池塘抓了一條非常大的鯉魚,那一天我們全家都特別開心,那也是我非常難忘的一天。大家有沒有難忘的經歷呢?”教師利用這個小故事來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等學生的興趣被吸引上來之后,教師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那你們知道這篇課文中作者經歷了一件什么難忘的事嗎?”小學生的好奇心都比較重,教師利用這種形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來開展閱讀教學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小學各科的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現階段小學生的各種能力都還在培養提升的過程中,如果過分強調自主閱讀的話教學的效率可能會很低。因此,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相對而言,它是在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避免了獨立學習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的困境。例如,在進行《我要的是葫蘆》的閱讀教學時,有的學生讀了很多遍都無法準確揣測作者的用意而有的學生很快就理解了。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讓學生之間分享心得并對閱讀的內容、主旨進行總結,等學生討論完畢之后教師再引導小組內的代表把收獲分享出來。這樣的教學形式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能引導學生互幫互助、互相學習對方身上的優點,對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四、建立健全的監督與評價機制
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進行閱讀時往往會有一部分學生走神、做小動作,導致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完成任務,從而使得自己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差。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監督、糾正的話只會害得這些學生更加不愛學習。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建立并健全監督機制,在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時可以適當地在教室里轉一圈,如果有學生在走神就及時提醒,從而保證課堂的紀律。另外,教師也要建立評價機制,教師可以針對閱讀的內容合理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等學生閱讀完成之后由學生自由發言來回答問題,對于積極發言的學生,無論他們給出的結果正確與否都要給予一定獎勵,如果學生給出的答案很正確的話則要給予加倍獎勵。其次,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當一個學生分享完心得之后可以引導其他的學生來對他的答案進行評價。借此觀察學生的理解程度并進行針對性教學,提升教學的效率。從這兩點來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評價體系。
總之,閱讀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很重要,通過它可以體現出學生的識字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因此,如何提升閱讀的教學效率也就成為眾多教師研究的課題。今天我們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效率的提升做了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古忠亮.淺談提高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2).
[2]韋艷.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具體方法[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5(10):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