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雯
(江西省南昌外國語高新學校)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能否整合閱讀和寫作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需擺正二者之間的關系,如有興趣的閱讀,方能保證寫作的熱情;大量的閱讀積累,方能保證為寫作奠定基礎;閱讀中的想象力的培養,方能保證寫作中的思維縱橫等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屬于小學語文重要的組成環節,對于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還能鍛煉學生語感。而寫作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性和創造性思維,可以說寫作和閱讀相輔相成,有效推動小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創作熱情
小學生只有對閱讀和寫作均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和寫作的樂趣,真正喜歡上閱讀和寫作。由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此種特點,選擇新穎富有樂趣的閱讀內容,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亡羊補牢》《南轅北轍》等富有教育性質的寓言故事時,教師可以適當擴展一些課外的童話、寓言等文章,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需求。如果學生發自內心地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必然會積極主動地展開閱讀行為。在學生掌握了一些閱讀量以及具備較高的寫作水平之后,教師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寫作熱情。比如說,引導學生模仿課堂所學習的童話故事,也可以自己創造童話故事;教師也可以組織寫故事競賽,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二、依托閱讀,奠定寫作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想要充分結合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必須盡可能地發揮閱讀的重要性。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需要大量的閱讀進行支撐。教師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教會學生更好地與文章對話,豐富自身作文寫作素材。此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經典作品時,可以將其中的優美語句進行摘錄,通過反復閱讀和記憶實現內化,因此,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引用,提升作文寫作水平。同時在名篇佳作中,可以豐富學生用詞量,提升語言的準確性,完成文章布局的整體結構,豐富文章情感。比如說:在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課文時,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推薦描寫春天的文章,比如說朱自清的《春》、葉圣陶的《江南之春》或者是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等文章,以此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生機勃勃景象。同時通過閱讀這些名篇著作,有利于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寫作素材,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修辭手法,切實提升自身作文寫作水平。由此可知,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浩瀚的閱讀中提煉知識、升華自己,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合理訓練,充分發揮想象力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選取最為適合的訓練手段。在小學的寫作課堂中,教師可以以片段來當作寫作的基礎,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內心的觀點,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故事,寫作的同時還要注意片段描寫要具備真實性和清晰性。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訓練時,教師要善于利用科學的訓練方式,使學生逐漸培養出“想要寫”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愿意寫”的前提下,能夠達到文思泉涌的境界。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提供充分的條件讓學生自由想象。教師還可以通過對語段中的空白進行填寫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語境來想象、分析文章中各個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人物特點。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使用自己的素材庫,對于學生的新觀點和新靈感,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學生在提高自己表達能力的同時,將學生的思維發散開,提升寫作的綜合能力。
四、正確引導,形成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
教師在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將正確的學習方法講授給學生。特別在小學階段,這對于一個學生的習慣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給予學生積極正確的引導,就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寫作和閱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重要。通過日常的練習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性,并主動進行創作,使知識得到升華。同時,因為小學生儲備知識的能力較為局限,使他們在作文的創作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情感充分地體現出來,并且逐漸地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養成熱愛閱讀和寫作的習慣。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學科,小學語文對于培養學生認知能力、豐富學生情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切實整合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以此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立晶.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2):437.
[2]劉文艷.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教育[J].新課程(上旬),2016(6):1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