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竑
摘 要: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彼此學習,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地也會得到全面提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三維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依賴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實施。小組合作是落實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的有力抓手。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初中數學教學,淺顯論述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中有效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有效落實;三維目標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立體式深入,新課程理念已經全面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工作中。新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不僅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界定,還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進行了優化。如,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那么,如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效落實三維教學目標呢?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實際,淺顯論述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效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一些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夯實知識能力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夯實知識與能力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學習、彼此交流,能夠有效地夯實知識與能力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巧妙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效夯實知識與能力目標。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合作學習任務。具體如下:教師先讓學生設疑,即讓學生自己先思考再提問。然后教師再整理并出示自探題目:①生活常見的幾何體有哪些?②這些幾何體有什么特征……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知道了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有: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體等。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了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小組成員在交流過程中,各種觀點相互交織,學科知識融會貫通,課堂知識與能力目標得到了有效的落實。
二、小組合作探究,達成過程方法目標
過程與方法目標是指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生成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有效的策略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學生在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中也就自然習得了學習方法。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生提升學科成績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緊緊圍繞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與探究知識的生成過程,進而習得有效的學習方法。還以教學七年級數學上冊“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了一個正六棱柱模型(底面邊長都是5厘米,側棱長4厘米),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這個正六棱柱模型。學生利用展開與折疊的方法詳細了解了這個六棱柱一共有多少個面,它們分別是什么形狀,哪些面的形狀、面積完全相同,這個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分別是多少等。在教師的層層點撥下,小組成員彼此協作、共同探究,親歷了相關知識的生成過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相關知識的過程正是過程與方法目標達成的過程。
三、小組合作交流,升華情感態度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德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體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在深入細致地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制定出明確的情感態度教學目標。教師要在設計各種小組合作交流活動的時候,將情感態度目標潤物無聲地滲透到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去。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讓學生完成相關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來升華情感態度目標。再以教學七年級數學上冊“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升華了情感態度目標。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不僅使學生體驗到了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造,還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下,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知識進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小組成員把學科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也在小組成員的深入交流中得到了全面升華。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過程中落實課堂三維教學目標。教師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為“起點”,以落實課堂三維目標為“終點”,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概言之,初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讓課堂三維教學目標之“苗”在小組合作之“沃土”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夏小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2016(12).
[2]張偉剛,孫文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
[3]周斌.淺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