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青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中等專業學校
【摘 要】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以來,對高中英語教學工作有了初步體會。作為一名職業中學的英語老師,我清楚地意識到學生的英語水平都很低,基礎普遍差。為此,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我教學中的難題,也是我一直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 英語學習;“后進生”轉化;啟示
【轉化對象】
朱富強,高二學生,性格內向,除英語基礎較差外,其他學科都能跟上,老師整體評價:很好。
【轉化過程】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關注他學習情感,增強自信心
《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對于那些“異樣”的學生,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樣”的態度和方式對待他們。
他入學時,由于已經學習了幾年英語,在以往的英語考試中連遭失敗,他對英語已失去了信心,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利用班主任的優勢,我主動接近他,用積極的態度,真誠的微笑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他是個性格內向的學生。因此我經常主動找他,從關心他的日常生活入手,逐漸幫助他分析以前學英語存在的問題,幫助他找出英語學不上去的原因:內向,不懂的不主動問,直至最后完全聽不懂,再加上其他學科都很好,起初產生學不學都沒關系的心理,等最終想學時已經無法跟上,悔之晚矣。
1.對癥下藥,開發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后進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作為教師,對具體學生要作具體分析,各個突破。后進生如此,更何況他不屬于后進生,可想而知他的自尊心和進取心有多強。每次考試后,我把他和那些成績不好或進步不大的學生分別找來,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并找出他們的優點所在,鼓勵他們。除了這些之外,在班級同學不知道的情況下,我會利用課后時間,不但為他輔導英語,還進行思想教育。為了讓他在英語方面同樣擁有自信,我嘗試事先幫他預習新課的單詞,上課期間讓他帶領全班同學讀,滿足了他的表現欲,增強了他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但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天才,取決于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欣賞他、教育他。”
2.理解、尊重、寬容、善待他
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機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他雖說不算是后進生,但在英語方面的學習和后進生也差不多。做選擇題時,他或是抄襲或是瞎寫,而非選擇題直接不寫,每次問他都以不會作為借口。我主動去關心他。當我看見他抄襲其他同學作業時,我不但不責備他,私下里還主動將最好學生的作業本借給他參考,并叮囑他要“一抄、二讀、三背”,第二天讓他重做他抄襲的作業,并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同樣也達到預期的效果。每次考試后,我會找到他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讓他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歡樂及喜悅,給他自信。我想英語老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動作都會讓他對英語增加信心。
3.給他指出切實可行的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這一點他也清楚,但是制定得不切實際,且不能持之以恒。根據這種情況,我給他制定了短期目標和長期學習目標,而且經常檢查這一目標,一旦發現他有所松懈,就立即提醒他,激發他學習的動力。
二、根據英語這門課特點,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1.適當提問,激起他的聽課興趣
在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時,我就注意機會盡量均等,尤其是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差生表現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考慮他由于基礎差,不想聽外加聽不懂,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而由于羞怯往往怕開口,我就盡量將難度較小的問題去問他,如:叫他到黑板上默寫單詞,回答課文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讓他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2.幫助他做好預習復習,使“笨鳥先飛”
由于基礎問題,他的聽課難度很大,效率不高,因此我經常利用課后時間幫助他預習新課。幫助他通過音標掌握單詞的正確發音,熟悉詞性及詞義,試讀課文等。他經常在練習或考試中重復出錯的題目,我指導他使用糾錯本收集,匯編做錯的題目,在保留錯誤答案的同時,注明正確的答案并做相應的說明。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使他在平時學習過程中不斷翻閱、復習、鞏固,自然加深對錯誤的印象,降低錯誤率。
另外和他一起預習時,實際上是教給他學英語的正確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多花時間培養他自學的能力。
3.開展課外閱讀
高考中閱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迫在眉睫,我是這樣做的:首先要讓他覺得閱讀并不是高不可攀,然后選擇一些生詞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強又有趣的文章,當他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看懂一兩篇文章時,他嘗到了學習的甜頭,而這些點滴微小的成功會促使他繼續去閱讀,增強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4.學會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新課程》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少教一點灌輸,多一點探討。“合作學習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我讓他和一個成績較好的同學坐在一起,當有難題不會時,就請教同桌或小組里其他人,效果不錯,成績提升了,整個人開朗很多,并有自信了。這使我深刻體會到合作學習確實能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其自信心及協同合作能力,讓課堂充滿生機,有利于后進生的積極轉化。在同伴之間展開的教學活動,由于身份相同而帶來的平等心態,使之更具有共同探討、互相質疑的性質。而不像老師和學生之間或多或少地有著由于身份的差異而給學生帶來的交流中的畏縮感。此外還培養了同學之間的情感。
轉化結果:對英語的恐懼有很大程度的減輕,分數增加了20分左右。
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的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經過春、夏、秋、冬,伴著學生們一路走來,連續幾年在學校組織的考試中取得了英語均分年級第一的好成績。實踐證明,只要我們用心去教,再運用精巧的教育藝術,我們定能取得教育、教學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