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孟蘭 王俊
摘要:目的 對圍絕經期婦女臨床癥狀與心理狀態用護理干預后的變化進行探討。方法 擇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圍絕經期婦女80例作為研究對象,給予護理干預,對干預前后婦女臨床癥狀與心理狀態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護理干預前與干預后患者抑郁、焦慮自評分比較,數據差異顯著(p<0.05);護理干預后圍絕經期婦女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護理干預前,改善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絕經期婦女應用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其心理狀態與臨床癥狀。
關鍵詞:圍絕經婦女;護理干預;臨床癥狀;心理狀態
婦女在40歲左右月經開始至停經之后的12個月統稱為圍絕經期;出現圍絕經期女性機體雌激素減少或者卵巢功能衰退會導致其精神、軀體以及心理產生一系列不適癥狀,如潮熱、心悸、煩躁、失眠、抑郁、潮熱的那個,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1];本次應用護理干預對其臨床癥狀與心理狀態改善情況進行研究,所獲結果較滿意,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圍絕經期婦女8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41~59歲,平均年齡(50.12±1.23)歲;全部患者均處于圍絕經期,無慢性貧血、原發性高血壓與低血壓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者。
1.2護理方法
全部患者均進行護理干預內容包括:①健康宣教:對圍絕經期出現的機制、表現、注意事項等詳細告知患者,使之正確認識圍絕經期出現不僅是生理作用,還同其社會、心理等有著重要的關系;從而調整自身心態[2]。②心理干預:處于圍絕經期婦女心理會出現較大改善,若外界刺激,則會產生情緒低落、暴躁、易怒、抑郁等負面情緒,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傾聽患者不適癥狀與內心感受,主動為其解決疑問,保證其心理處于良好狀態,平穩渡過圍絕經期。③運動干預:可鼓勵患者適當進行散步、游泳、體操等有氧運動,認識運動對圍絕經期癥狀緩解的效果;維持患者肌肉張力,同時保持心情放松。④飲食干預:為圍絕經期婦女形成好的飲食習慣,防止骨質疏松等疾病出現。⑤藥物干預:在必要情況下為患者給予藥物干預,但過程中需告知患者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藥理作用、效果以及用法等[3]。
1.3觀察指標
對干預前后婦女臨床癥狀與心理狀態進行觀察對比;心理狀態調查應用抑郁、焦慮自評表;抑郁、焦慮均包括20小條目,每項1~4分。臨床癥狀包括情緒不穩、性欲減退、失眠、心悸、潮熱出汗等,每項1~3分。得分越高臨床癥狀越嚴重。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釆用SPSS 17.0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
2.1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心理狀態變化情況對比 護理干預前與干預后患者抑郁、焦慮自評分比較,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干預前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 護理干預后圍絕經期婦女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護理干預前,改善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每位女性都會經歷圍絕經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女性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因此給予有效的護理顯得十分重要。女性機體雌激素水平的改變,會易使患者生理平衡打破,心理壓力增大,從而出現抑郁、焦慮等明顯心理狀態變[4]。
護理干預主要通過心理、飲食、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干預調整圍絕經期婦女的心理狀態與臨床癥狀,本次研究中對80例圍絕經期婦女應用護理干預前后的變化進行調查,發現護理干預前婦女抑郁、焦慮自評分顯著高于護理干預后,而護理干預后圍絕經期婦女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護理干預前,改善明顯;說明了圍絕經期婦女應用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其心理狀態與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宋廷英.綜合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80-81.
[2]周麗英,張惠玲,黃海雁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婦女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18):46-47.
[3]任瑜超.綜合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婦女影響的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2,(36):4812-4813.
[4]楊根花.帕羅西汀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2,24(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