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劉德岐 片瑩
摘要:目的 對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探究,為防止醫院感染提供支持。方法 回顧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經科住院接受治療的102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設置其中發生醫院感染的75例患者為感染組,沒有受到醫院感染的患者全部列為正常組,并對其危害因素以及感染率進行有效探究。結果 在1023例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75例,感染率為7.3%。其中發生率最高的為腦梗死占9.88%。最為常見的感染部位為下呼吸道占33.87.%,其次為上呼吸道感染28.66%;共培養出病原菌110株,革蘭陰性菌55株占50%,其中銅綠假單胞菌為最多見占14.85%,格蘭陽性菌33株占30%,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最多見占11.88%,真菌22株占20%,以白色假絲酵母菌為主占12.87%;年齡在60歲、合并糖尿病、基礎疾病病史、有接受侵入性的診斷和治療措施、有意識障礙以及住院在14天為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結論 神經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的危害因素有患者年齡、住院期限、原有疾病以及危害性操作等,需要對于醫院加強感染管理,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藥等應對措施,降低感染的發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神經內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容易在住院期間獲得感染,這是由于這一類患者一般年紀較大,再加上可能本身具有多種基礎疾病,同時,患者長期住院,缺乏運動,也會使得免疫調節能力下降,這樣就可能會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生醫院感染,不僅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其身心的痛苦,而且也會加重患者及其家屬的經濟壓力,使得病情極容易出現惡化甚至死亡等情況。[1]故而,本文主要對于神經內科患者住院期間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開展相關的研究,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接受治療的1023例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發生醫院感染的75例患者設置為感染組,沒有受到醫院感染的患者全部列為正常組,并對其危害因素以及感染率進行有效探究。在感染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齡在20—80歲,平均年齡在(52.82±10.00)歲,住院時間為6-60天,平均時間為(25.33±12.36)天;在正常組中,男性527例,女性421例,年齡在19—82歲,平均年齡在(53.37±10.00)歲,住院時間為7-63天,平均時間為(26.21±12.45)。在這些患者的基礎疾病統計過程中,腦出血、腦梗死以及細菌性腦膜炎等患者主要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的相關醫院感染管理標準。同時,這些醫院感染患者均在住院兩天以后出現感染癥狀。
1.3 調查方法
對于75例受到醫院感染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收集和整體,并利用計算機建立數據庫分析。
1.4 統計分析
利用SPSS17.0統計數據包對于收集的病患資料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2 結 果
2.1 醫院感染情況
經統計醫院感染患者為75例,感染率為7.3%。其中,疾病患者中發病率最高的是腦梗死為9.88%,其次就是腦出血為8.75%,顱內感染也較高為7.89%。
2.2 感染部位
感染的部位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統等。其中下呼吸道為33.87%,上呼吸道為28.66%,泌尿系統為18.55%。
2.3 病原菌分析
在研究中,共計培育出病原病株110株,革蘭陰性菌55株,占總數量的50%;革蘭陽性菌33株,占30%;真菌22株,占20%。
2.4 危險因素
年齡在60歲以上、基礎疾病病史、住院在14天以上、有接受侵入性的診斷和治療措施等是導致神經內科患者,出現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3 結 論
盡管現代醫學發展迅速,在很多方面取得顯著提升,但是神經內科的許多疾病發病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在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同時,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不僅恢復慢,住院治療時間長,而且身體免疫功能差,也會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抗菌藥的不恰當使用,也會導致醫院感染的加重,增強治療的困難。因此,需要醫院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2]
在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探究中,可以看到患者的呼吸道容易受到感染。這是由于神經系統的疾病對于人體的吞咽、咳嗽等方面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痰、嘔吐物等不能及時排出,引起感染。[3]同時,在呼吸治療的操作過程中,導致對于呼吸道粘膜的損傷,從而引發呼吸道感染。再加上呼吸道粘膜受到各種刺激以后出現水腫情況,這也會導致細菌感染。[4]
因此,對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防止醫院感染的發生,其具體措施如下:
首先,保持醫院的衛生。在醫院環境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于細菌情況的監控,定期采取消毒措施,有效保障醫院走廊、病室的空氣質量以及環境衛生。同時,要保證充足數量的醫療設備和器械,如氧氣瓶等,供患者使用,防止出現互相感染的問題。[5]
其次,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患者的基礎護理,保障患者的營養供應,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另一方面就是盡量規范抗菌藥的使用,防止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時,還需要與患者加強溝通和交流,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醫療設備和器械,防止感染發生。[6]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的危害因素有患者年齡、住院期限、原有疾病以及危害性操作等,需要對于醫院加強感染管理,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藥等應對措施,降低感染的發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宏,隋欣.神經內科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年第12期:2843-2845.
[2] 尚芙蓉,蔡和倫.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506-508.
[3] 江 濤.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第8期:1538-1539.
[4] 張天照,宋曉征,任鴻萍,伍雪英.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四川醫學,2012年第4期:634-636.
[5] 劉娟,汪志云,張堅磊,張易,張寶苓.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年第1期:209-223.
[6] 楊 卉.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與防范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年第8期: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