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煒煜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育活動中,傳統與多媒體教學各有利弊。在某些階段,多媒體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教育。主要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為例,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傳統與多媒體模式的選擇進行分析,以期起到提升數學課程教育質量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傳統模式;多媒體模式;選擇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數學教育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育模式受到沖擊,越來越多的教師嘗試應用多媒體技術。文章主要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傳統與多媒體模式的利弊,對傳統與多媒體模式的選擇進行深度剖析。
一、多媒體教學的利弊
1.優勢
其一,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技術自身具備圖文并茂的教育優勢,促使板書、課件等變得更為美觀、形象、清晰,配合一定聲音變抽象為形象,使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實例建立密切的聯系,切實解決了教師上課時畫圖費事耗時的問題,也進一步規避了學生看不清圖片的問題。
其二,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極大節省教師書寫數學概念、公式、例題的時間,無形中增加了信息量。在傳統教育活動中,教師每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板書,因為高中數學課程自身要求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必須十分嚴謹,對相關概念的講解要一字不差,且需要針對知識羅列多個例題進行鞏固練習。這樣一來寶貴的課堂時間將被浪費,而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約這一部分時間,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內容,也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提供了機會。
2.弊端
其一,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肢體語言相應會減少,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沒有傳統課堂中教學互動的效果好。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神情、回答問題的情況對課堂進行綜合分析,不斷調整教學的進度。但是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只顧教學進度而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缺乏與學生簡單的信息交流,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
其二,教學課件往往過于精美,課件頁面十分繁瑣,多種色彩、多種形式的文字使學生眼花繚亂,學生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注意力會被新穎的課件吸引,無法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課,而數學知識邏輯性比較強,需要學生高度集中精力,這樣課件將會影響學習質量。
二、傳統教學的利弊
1.優勢
傳統教學方法通常都是板書演示與講解相融合,以此切實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學中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演示,觀察學生的神情,利用多種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設置層次性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進而切實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2.弊端
傳統教學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學信息量較小。數學課程涉及大量的數學概念,要想講解透徹此類內容,教師需要逐字逐句、一層一層地分析,不僅板書量會比較大,且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影響課程的教學進度。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傳統與多媒體模式的選擇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適當選取多媒體教學內容,配合教學需求合理選取傳統教學內容,以此實現優勢互補。對于一些不方便使用傳統方法教學的內容,盡可能使用多媒體教學。如,在講解空間幾何知識的過程中,傳統課堂對知識的講解多半是借助圖形,但是在教學中作圖是十分耗時費力的。因此,此部分內容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借助多媒體的三維優勢,轉變圖形狀態,切實降低學習難度,節省課程教學時間,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此知識的理解。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必修“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引導學生根據課件給出的實例通過類比的手法總結其中的規律。同時,組織學生探究不同的證明方法,并進行適當的比較討論,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四、結合傳統教育與多媒體模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注重傳統教育與多媒體模式的結合,但是經常有教師把握不好使用的尺度。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不可以一直站在計算機旁邊,枯燥地講解數學知識,而是要一邊講解一邊與學生進行互動,依據學生的學習反饋有效調整學習進度。積極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盡可能多地使用肢體語言,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切實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需要適當進行板書,對于一些數學概念、公式等內容,以板書的形式輔助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
綜上所述,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育活動時,教師需要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利用兩者的教育優勢,有效實現優勢互補,精心設置教育計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少偉,田洪菊.探討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否能取代傳統教學手段[J].廣東化工,2017(6):182-183.
[2]鄧金敏.淺析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4(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