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大學都基于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活動,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資源豐富,高效便捷。讓音樂教學的學習更加的方便,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尤其是邊疆高校,受地域局限,可能會有很多教學知識內容上的延緩。但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緊跟全國教學趨勢,為教學提供便利的條件。本文根據對互聯網技術的研究分析,尋找基于互聯網進行音樂課堂教學的方式,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邊疆高校 音樂教學 互聯網技術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3-0107-02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些學校開始應用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隨之而來的出現了很多關于課堂設計以及知識理解的問題。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互聯網技術是否有實效性?是否能夠提高音樂教學的課堂效率?當前互聯網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中,產生的效果比較差,上課效率比較低,實效性較差,這并不是互聯網技術的問題,而是在應用的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使用的方式存在著不足。本文針對互聯網技術應用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一、邊疆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現狀
當代教育中,互聯網技術是最重要教學輔助工具。這也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利用多媒體可以把圖像聲音視頻等結合在一起,通過聽覺視覺共同進行教育。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下的弊端,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成為變得更加活躍富有生機。
隨著教育的改革,教育的目標發生改變開始轉向素質教育。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符合教育發展的需要。在很多邊疆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借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大量的音樂信息集合在一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得音樂學習更加簡單。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枯燥的課堂氛圍,使得音樂更加的貼近生活,使學生更加喜歡音樂,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下,老師只注重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而忽視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是主動的學習,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得課堂更加開放,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吸引學生主動的學習。所以,利用媒體進行音樂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二、分析互聯網技術應用在高校音樂課堂的意義
(一)利用互聯網技術形成了人文教學
高校進行音樂教學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增加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教育的主體就是學生,要引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尊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音樂方面進行創作。以此當作教育的目的,老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影響學生,培養學生擁有美好的品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到改變。在普及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增加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老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增加學生的音樂實踐機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提高審美,得到身心全面發展,這就體現了利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的人文性。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音樂變得更加形象便于學生理解,還可以將一些枯燥的理論基礎知識變得更加有趣,把一些零散的知識點集合起來,方便學生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音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就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創新能力,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二)合理借助互聯網技術,培養學生的想象
教育是在老師和學生互動的基礎上形成的,要有教育的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加上老師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好學生。所以利用好多媒體很關鍵,老師要把握全局,注意細節。掌握多媒體的特點合理的運用,結合教學實際,做出一個可行性的教育方案。如果從學生的心理來分析的話,學生的記憶離不開學生對一件事物的感官感受,只有調動起學生的視覺聽覺才能加強學生的記憶,讓學生記憶深刻。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實際情況合理的把多媒體運用進去,創設一個情景吸引學生進入,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去。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就在這個過程中,加深記憶,提高自己的能力,擁有專業的音樂素養。[2]
(三)互聯網多媒體意識全局化
高校音樂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目的是多方面的,包括各種教學環節。只有好的教學效果才能達到教育目的。要在高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更好的實現教育,就要協調教育的各個方面把握全局,優化整體,圍繞著教學目標,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最大化的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老師也要努力,老師和學生要多加強溝通,形成互動交流,這樣老師就能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就能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每一個學生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發展。這樣才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3]
三、如何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音樂教學
(一)現代遠程教育
最近幾年隨著教育的改革,教育部門也開始引導高校進行互聯網教學。尤其是一些邊疆高校,為了能和全國的教學水平相接軌,更應該借助互聯網進行教學。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學校或個人建立了提供學習的網站。借助互聯網進行教學,也是遠程教學,這也可以算新的教學模式。有很多大學都在探索這個教學模式,目前,展開這種模式的學校還都是一些高校。例如,我們國家的中央音樂學院,就是借助互聯網進行遠程教育的。大致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借助互聯網教學課件進行知識的傳授,為學生解答疑惑修改作業,甚至進行考試。我們知道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要了解很多權威可靠的作品,進行模仿學習,汲取優點。對于一些邊疆的學校來說,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請到所有的權威音樂老師。但是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觀看到國內外的所有權威的歌唱家音樂家的教學視頻,學生可以觀看視頻,進行學習,這樣也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音樂教學網站、論壇
在互聯網上我們能夠尋找到很多有關音樂教學的論壇。列舉幾個比較出名有代表性的網站,北京音樂教育網和中國藝術教育網等,在這些網站上我們能夠了解很多和音樂有關的知識。涉及到的范圍很廣,無論是聲樂,還是樂器,都包括在內。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借助互聯網,了解這些網站,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增長見識。
(三)聲樂視頻教學
由于邊疆學校,教學條件有限,老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解決空間的限制,通過一些在線教學,進行音樂學習。首先要借助互聯網建立一個聊天室,同學們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學習交流,在家的時間也能學習。這樣就能解決學習者,和知識的傳授者之間的空間限制,學生也能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進行學習。[1]
(四)互聯網教學和實際教學相結合
雖然互聯網技術可以,打破時間地點的限制,讓邊疆高校的學生都能學習的其他地點的名師知識,但是,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只依靠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還要通過老師當面的教授才能完成。音樂是一門藝術,無論是聲樂還是樂器的學習,對于聲音、感情的投入、技巧這些,要求都非常高。在互聯網上受到設備、網速的限制,都會使音樂的聲音有所損耗,不能保證效果一定好。音樂不是單一的個體,而是集體藝術,所以要把互聯網教學和老師當面授課相結合才能完成教學工作。[2]
(五)借助互聯網技術整合教學資源
雖然借助互聯網能夠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一些方便,但是,還需要學生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才能進行學習研究。老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網址,讓學生在課下時間學習查找,還要主動收集一些有學習價值的教學資源,包括一些視頻、音樂、名校名師的教學資料。把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存放在學校的教學網站中,并向全校公開,如果學生需要哪些教學資料,就可以去網站尋找,為老師的教學、學生學習提供一些方便。[3]
(六)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師生交流
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加強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也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方便。例如在學習聲樂時,一些學生走入學習的誤區,老師可以分享一些學習的資料,讓學生自己體會,糾正學生的學習觀念。老師還要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建立學習檔案,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分享一些練習的曲目,為學生課后自學提供學習的方向,這樣學生無論在哪個地方,都像在課堂中學習,這就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延伸到無限的學習時間上了。[4]
四、結語
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更好地進行音樂教學,使課堂變得更加趣味性。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把多媒體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杜鄉.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聲樂教學[J].音樂大觀,2012,(12).
[2]劉偉強,孟凱.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淺析[J].實驗室科學,2012,(13):47-52.
[3]張曉天,劉立群.計算機在教學方面的應用階段性總結[J].科技經濟市場,2012,(29):108-111.
[4]孫浩,顧開紅.信息科技的發展對教學管理的促進作用[J].實驗室科學,2013,(2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