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時代在不停地變革,而相應的中學課程也在面臨著不斷改革。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作為一門必須學習的科目,也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斷被提出新的要求與教學方案。當前,在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教授中,此科目的主要目的則是如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技術偏向看重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思維拓展方面的技能以及學生是否能很好的駕馭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文章在信息素養的基礎上解釋辨析信息素養對一個學生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自主學習;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更確切的名稱應該是信息文化,它是一種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信息素養也是同目前信息技術所對應的素質,信息技術是它的一種工具。信息技術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不斷變更,其涵蓋與應用的范圍也在相應擴大,因此這就要求人們開闊視野,并且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等。信息素養則是以上觀念的集合,這些有利于提升信息技術素養。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
從實質上說,信息素養其實就是一種能力,它隨著信息的全球化而發展變化,這種能力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而信息素養能力也有其要素,共四個,分別是: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當前,它當然早已是現代公民的一種基本綜合素質。只有同時擁有這四項素質,并且有相應信息素養的人,才能夠很好地學習新知,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現如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信息素養主要有以下三項內容: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責任。
二、目前對高中生信息素養培養的缺乏
1.對學生個體差異化的忽視
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在義務教育的普及下,高校教育越來應試化。因此,當前高校對信息技術的教學也十分被動,一直處于任務式教學,并且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更多的是看重教學完成的最終結果而忽視過程,也并不看重教學質量。在高中教學科目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也不是主要的科目。所以在長期教授數學的實踐中,人們越發看輕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老師也往往忽視學生是否真正對此課程掌握,卻只是注重對教學進度的完成。
2.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
老師在高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分數往往決定了一切。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偏向學生能否理解,關注學生的解題能力,而忽視信息技術教學設置。此舉也使得學生沒有讓自身的學習態度得到端正,也會進一步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低下,動手能力缺乏并且學科知識基礎薄弱、不扎實。
3.高中信息技術評價體系不健全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體系基本是為基礎知識分數的考核服務的,在這種體系下,測試的難度就會比較低,也使得學生無法清楚其如何實踐,也讓他們放松了對該課程的學習和重視。
4.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人員專業性不高
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人在當前大多為本科畢業生,他們缺乏信息技術的實踐,經驗低下,這也導致了在課程的開設中無法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規劃相應的課程,也不能更好地適應差
異化。
三、如何培養高中生的信息素養
1.對自身信息素養的端正
如果想要有效培養高中生的信息素養,首先,教授人員必須搞清楚信息素養的內涵;其次,依據自己的理解使知識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學習,也以此來端正學生信息素養態度。
2.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總是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往往忽視學生,也總是主導學生的學習,殊不知,學生才是真正的教學主體。這樣使得許多學生的想法無法得到認可,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也得不到滿意回復,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明確學生的主體性,要認可學生,根據學生的狀態和要求,配合并調整學習進度和安排。
3.提高教師的專業性
教師的專業性缺失會導致學生學習低下,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如果想要進行有效的教學,那么教學人員應當定期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性來保證教學質量。除此以外,信息技術也隨時代而不停地更新,因此要在不斷學習中注重信息素養的培養。
信息技術誕生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是網絡化的產物。信息素養也正是學生在信息時代的沖擊下,通過不斷學習而建立的一種素質。而這種素質在高中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占據著很關鍵的地位,這種素養對高中信息技術科目開設和實施的實質起到有效展現的作用,也有力促進了學生對新課程變革的接受。所以,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信息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金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淺析[J].內蒙古教育,2017(3):94-95.
[2]陳合平.探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5.
作者簡介:肖新國(1977—),男,漢族,山東惠民人,計算機科學教育專業,一直從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及研究工作。
編輯 趙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