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冠輝
摘 要:英語課堂教學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高效地進行知識的傳授,指導學生掌握細節等是每個教師所關心的話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對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動機和興趣;學習環境;教學手段;鼓勵賞識;自身素質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學習動機和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學習動機和興趣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而每個人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是可以改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激發手段,使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從低層向高層發生改變。我們每個英語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修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和學生交談,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和狀態,從側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語言的學習有時候不是在特定的時間段進行的教學活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句古詩告訴我們外部環境的潛在作用。創設輕松愉快的外部學習環境是很重要的教學環節,這樣的氛圍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減少學生對學習中出現錯誤的恐懼。如教室的墻角處設置英語勵志角,用一些英語語句鼓勵學生每天的學習。如If you find a path with no obstacles, it probably doesnt lead anywhere. “太容易的路,可能根本就不能帶你去任何地方。”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鼓舞了學生的上進心,一舉兩得。另外利用課余時間播放一些英文流行歌曲,注意要簡單易學,適合初中生,這樣既可以學習單詞和刺激聽力,也能大大增加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豐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新課標要求教師不能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填灌式教法來灌輸語言材料,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營造貼近學生實際、自然愉快的教學環境,積極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避免產生緊張的焦慮情緒,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初中英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7這一課時,本課時主要詞匯是衣服類的,為了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達到輕松掌握詞匯的目的,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法國巴黎時裝秀,在欣賞美輪美奐的服裝時,激起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以前教師使用的教育資源很受限制,教學輔助手段較少,一臺錄音機就算是先進“武器”,但是我們的教學手段還是很豐富的。自制教學工具層出不窮,簡單制作小卡片,簡筆畫等等給那個時代的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1世紀信息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教育教學的新紀元,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教學手段的革新,網絡、計算機、多媒體等已經在現代教育中占據了優勢地位,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用和駕馭它們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四、鼓勵賞識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現代教學理念提出了賞識教育,多給學生肯定的適當的評價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勵其不斷提高,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上進心以及自尊心。課堂上多使用禮貌用語表示對學生的尊敬,如“Please”,用鼓勵和期待的眼神對待回答不上問題的學生,或者使用“Dont be nervous.” 或者“Take it easy.”或者Use your head and you will answer it.等。當學生回答正確時不僅僅說Good,而且還可以說Well done 或A good job以及Excellent等,更具有激勵作用。這樣很容易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
五、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課改意識
新課標對老師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英語老師必須進行一次大腦的革新,以適應教育教學新時代的要求和發展。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教學宗旨,實施于每一節課上。把傳統的“教師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轉變為“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這種觀念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變革。新的教學過程將是教師和學生共享彼此的知識、思考和經驗的過程,是一種師生共度的生命旅程和美好體驗,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同時在變革中避免走入新鞋老路、新瓶舊酒的誤區。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不斷提高,有明確的教育理念,扮演正確的角色行為,明確課程意識并具有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著眼于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倡導研究性學習,參與課程開發以及課程間的整合。
總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英語課堂實踐的主體,教師應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課堂效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及時充電,提升自我能力,我們的課堂將會為學生學習知識插上理想的翅膀。
在學生智力水平已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積極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愿意為學習付出努力,這樣,必定會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學效果,使英語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孫麗.多層次需要:激發學習動機的催化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