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
摘 要:從如今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來看,其形勢并不算樂觀,學生寫作興趣得不到提高、寫作缺乏技巧、文學涵養不深等原因,阻礙了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為了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能力培養
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理應得到所有語文教師的重視,培養其語文寫作能力不僅是為了應對語文高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具有全面發展的能力,在社會生活中,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還是工作中的書面報告等,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書面表現能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必不可少。
一、利用有效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寫作
強烈的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有效進行語文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多是給學生指定一個練習的題目,或者讓學生自由寫作,如此不加以引導的寫作教學,讓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寫作的興趣,讓原本理想中的“我要寫”變成了教師“要我寫”,如此,可想而知學生寫出的文章質量如何。因此,教師要懂得運用恰當的辦法,調動學生寫作的內在因素,激發高中生的寫作欲望,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寫作教學中的被動局面,讓樂于寫作成為教學中的現實狀態,而非停留在理想中。在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更間接地提升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讓語文寫作不再是教學中的難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部組織開展作文比賽,建立健全作文評比機制,讓學生賽出成績,賽出水平,將學生的寫作熱情充分地激發出來。
二、通過閱讀教學,教導學生時常積累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如此,當人們讀書讀得多了,自然流露出一種文學內涵和文學素養,因此,在寫文章時就會有如神助一般,如筆走龍蛇,一氣呵成。所以,在培養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閱讀積累這個關鍵的環節。讀書要講究層次性或遞進性,因為人的認知能力會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多而不斷增強,打個比方來說,就好像一個5歲的兒童難以搬得起一張課桌一樣。另外,閱讀還應當本著堅持不懈的原則,閱讀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是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如果中斷,那么很有可能前功盡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明白這一道理。
例如,在教學現代詩如《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等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體會詩歌表現出的獨特韻律美和意境美,這是詩歌這種文學體裁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學生對詩歌整體具有一定把握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練習寫作詩歌,如此,不僅對培養高中生語感有幫助,更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有益,學生更可以將這種文學表現形式運用到其他體裁的寫作中,比如散文,讓寫作能力更上一層樓。
三、運用寫作技巧,優化文章結構、內容
在寫作教學中,筆者發現了一個較為普遍的寫作現象,那就是學生對于寫作技巧的運用不是很成熟,這對于一名學習語文的高中生來說是寫作中的一個致命弱點。比如說,教師要求學生寫作一篇文章,題目不限、體裁不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寫作記敘文,首先,寫作范圍縮小了,并且也墮入了老套、模式化的寫作套路中。其次,學生會采用一貫的總—分—總即三段式的寫作結構,如此,即使整篇文章在內容上寫得十分豐富、精彩,也無法博得閱卷教師的青睞。因此,教師應當在實踐中教導學生運用一些寫作方面的技巧,從而讓文章結構更加清晰、大方,內容更加新穎、獨特,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養成寫作習慣,熟練方可逐漸生巧
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它就像在剎車時的慣性,一旦養成,將很難改變和停止,并且這種習慣的力量將會伴隨人的一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像學生學習中遇到的貴人,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相反,如果是不良的學習習慣,那么結果也將會是相反的。因此,對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來說,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說寫日記、為新聞單位提供稿件等,如此,可以讓學生在平常的寫作練習中逐漸積累寫作心得和寫作經驗,熟練方能生巧,學生每次的堅持必將換來最終的收獲,進而實現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十分重要。這不僅是出于學生應對語文高考的考慮,更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讓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更上一層樓,教師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為基點,以拓展學生閱讀見識為延伸,以掌握寫作技巧為輔助,實現高中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曾艷.培養高中生寫作思維能力的途徑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
[2]徐晟.高中生語文課外讀書筆記寫作與指導研究[D].揚州大學,201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