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摘 要:美術教育是藝術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基本美術技能教育與輔導的根本途徑,而幫助學生建構起符合自身實際的美術鑒賞能力與美術實踐操作能力,是高中美術教育需要重點完成的目標。對此,教師在組織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時,一方面應該加強學生美術基礎性能力的構建與鞏固,提高學生的美術繪畫素養;另一方面還應該拓展學生對美術思想與美術的理解與掌握,進而全面提升高中美術教學效率,優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視覺化教學
美術鑒賞能力是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的教學內容,尤其是應該幫助學生架構起美術鑒賞意識以及美術鑒賞方法,實現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以及美術思想,將美術教學上升到一個思維意識的教學高度上。因此,教師在組織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時,一方面應該增強學生在鑒賞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另一方面還應該優化美術鑒賞教學內容,進一步提升美術鑒賞教學的知識性、文化性與多樣性,全面改善高中美術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
一、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的準備工作
1.了解學生的美術基礎能力以及美術學習興趣,將美術鑒賞教學與學生實際學情結合起來
教師在組織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時,首先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美術基礎能力以及美術學習興趣,尤其需要重點掌握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需要接觸與理解美術文化以及美術形式,并將其作為美術鑒賞教學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讓美術鑒賞教學過程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與教學性,進而保證學生更好地融入美術教學過程中去。
2.加強對美術鑒賞教學內容的拓展收集與重點整理,進而豐富美術鑒賞教學內容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質量,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還應該加強對美術鑒賞教學內容的收集與整理,尤其需要收集同類型的美術作品或是同作家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將美術鑒賞教學建構成為一個美術系統性的學習實踐過程,進而豐富美術鑒賞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3.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重點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與教學管理能力
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與教學組織能力是影響美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尤其需要針對性地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不僅需要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方法的培訓,還應該提升教師自身的美術綜合素質,保障教師可以精準處理好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學生問題,進而提高美術鑒賞教學質量。
二、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教學需要關注的教學方向
1.立足于學生的美術學習樂趣,加強學生在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互動性
在組織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來開展美術教學設計,進而加強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互動性,保障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投入度。比如,如果學生喜歡古典人物畫,教師就應該收集一些傳統的人物畫像《韓熙載夜宴圖》來進行美術鑒賞教學,以學生所感興趣的美術教學內容來組織美術教學活動,降低學生與美術鑒賞教學之間的隔閡,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來,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學習積極性。
2.加強美術與音樂、語文、歷史等學科之間的聯系與融合,拓展美術鑒賞教學的背景與內容
美術作為藝術類的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美術與音樂、語文、歷史等學科之間的聯系來開展美術鑒賞課程,保障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加多元化的美術學習內容,進而拓展美術鑒賞教學的背景與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利用韓熙的歷史評價、人物經歷等來作為美術鑒賞教學的切入口,以歷史視角來組織美術鑒賞教學活動,進而全面促進學生對該圖的人物關系、故事內涵、畫作技巧等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知與掌握,從而提升美術鑒賞教學的教學效果。
3.運用多媒體來構建美術課堂教學情境,實現學生對美術鑒賞教學過程的直觀化與視覺化
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提升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構建形象化的美術教學情境,一方面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接觸到美術鑒賞教學內容,提升美術鑒賞教學的視覺性;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上的文字點評、視頻紀錄片、美術圖片等教學資源來拓展美術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更加多元化的美術鑒賞思維以及視角,提升美術鑒賞教學的方法性與指導性,幫助學生構建美術鑒賞素質。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立足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美術學習訴求,通過多媒體來創設美術鑒賞教學情境,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美術鑒賞教學活動中來,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思維能力以及美術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美術鑒賞教學課程,全面優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宛澄.淺談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5):17-18.
[2]祝光麗.賞無定法,美入人心:淺談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