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平
摘要:素質教育能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注重開發智慧潛能,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能力,能更好地發現和培養各個領域的拔尖人才。
關鍵詞:數學課堂;改革策略;初中數學
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學科,學生數學素質的高低,直接制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數學學科的素質是基礎教育階段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數學教學之中,使數學教學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題中之義,是擺在我們全體數學教師面前的個重要課題。
一、加強數學審美的素質教育
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隨處可見,一類是數學圖形的美,如圓、三角形、正多邊形等;數學式子的美,如楊輝三角等。如:在“圖案設計”教學中,我收集了名車、名酒、名煙商標中的幾何圖案30副,再從《基礎圖案人門》中選出“花卉圖案”、“動物圖案”、“人物圖案”、“風景圖案”40副,可謂栩栩如生,令人賞心悅目,課后鼓勵學生主動收集銀行、商店等美麗的圖案。這些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美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師的言談舉止,美觀整齊的板書,抑揚頓挫的語調構成一種課堂教學的和諧美。
二、注重學生的心理品質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品質教育,則會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總稱。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規律的理性認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數學。因而數學思想方法也應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現行教材中蘊含了各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教學時,我們應挖掘出數學基礎知識所反應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設計數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復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例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法”的問題,通過探求解決問題的思想和策略,得到以化歸思想指導將思維定向轉化成求已知矩形的面積。這樣以問題的變式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求解該問題的實質是等積變換,即要在保持面積不變的情形下實現化歸目標,而化歸的手段是“三角形位移”,由此揭示了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及其所包含的數學思想,同時提高了學生探索性思維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現,從這一角度講,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手段,我們應充分利用數學的這種功能,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的思維品質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見解,既有廣闊的思路又能揭露問題的實質;敢于創新,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藝,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解題能力、激發創造性。只有在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面、多角度的鍛煉中,才能讓學生養成觀察、分析、探索、猜想等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成才。
三、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教育
即提倡學生自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階段課程大量增加,對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課堂教學的時間又受到較大的限制,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首先,教師要明確把握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因素要有足夠的認識。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將學生的自主配合放在第一位。其次,教師要根據自我教學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將課堂編排成一定的開放模式,即將課堂交給學生。近年來,許多取得成功的課堂教學模式,都重視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第一位。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愛因斯坦曾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是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隨著年級的提高,數學知識涉及的面越來越廣,難度也逐漸加大,學生有困難、不懂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對不懂的問題積極進行探究,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
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提倡特色教育和個性化教育,注重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數學創造同其他任何科技制造一樣,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礎技能,如計算能力、使用數學符號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書面表達的能力等。因此,創新教育應建立在“雙基”教學的基礎上,“素質教育”并非拋開基礎知識的教育,而是要求學生更深一步的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在深入理解基礎上靈活運用。如,“三角形的高”這個概念看似很直觀,單教師在講解時,宜講細、講透,學生才更容易掌握和應用。所以上課時應強調:第一,三角形的高是頂點到對邊的垂直距離,因此一個三角形有三條高。第二,求三角形面積時,公式中的高是指公式中的底邊上的高。第三,有的三角形的高在底邊的延長線上。這樣學生的解題能力就會提高了。
事數學創造要求直覺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數學教育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利用數形結合,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敏捷性。“從形到數”是數學學科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熟練地由“數”聯想到“形”,由“形”想到“數”,能順利完成“數”“形”互譯,從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其次,可利用“聯想”,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數學教學中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是根據已有知識進行類比聯想而獲得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聯想活動之中。最后,鼓勵學生合理猜想,發展直覺思維能力,只有大膽猜想,才可能有新的發現。
一個人能否有創造,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取決于他有無創新意識,取決于他的創新意識是否強烈。因此,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要使他們不迷信,敢于打破常規,敢于異想天開,想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樂于新的組合,善于獨辟蹊徑,標新立異。
參考文獻
[1]陳群安.引起興趣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初中數學教學的一點體會[j].中學數學,1983年04期.
[2]張孝達.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人民教育.198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