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頂
摘 要:地理學科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關系尤為密切,地理教學中,學生積累足夠的地理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就尤為重要。如何引導學生趣學地理,就顯得更加重要。
關鍵詞:引導 趣學 初中地理 探討
地理教學中,讓學生積累足夠的地理知識和能力的提升就尤為重要。但是,當下的地理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對地理毫無興趣,索然無味。因此,如何引導學生趣學地理,就是每位地理教師的職責所在了。
一、利用媒體,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借助各種直觀教具,或者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由于網絡能夠傳遞和演示聲音、文字等多媒體教學信息,使教學內容具體形象,生動直觀,能引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地理課的教學活動。
運用多媒體教學,可根據教學需要將要表現的對象由小變大、化遠為近,可使反應過程變快為慢或變慢為快,可將事物的本質要素突出地展現于學生面前。如在學習“長江”這一節教學內容時,怎樣讓學生認識長江的水能和水運倆大利用價值及防洪的重要性。教師如空口表述,學生可能不會有興趣,我就通過選擇網絡視頻:(①播放長江上繁忙的運輸船只,以及碼頭忙碌的景象。②我國長江三峽的建造及三峽大壩合攏時的片段。③1998年長江流域大洪水,部隊官兵抗洪搶險的片段。)通過多媒體演示的場面再現,學生興趣昂然。隨著視頻的網絡播放,接著我設計了探究問題:(①看到長江上這么多船來回航行,你覺得長江在這方面有什么利用價值?②三峽大壩有何作用?長江水能怎樣?③看到軍人抗洪你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什么?)通過網絡視頻的播放,學生深刻體會到了長江“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的價值以及防洪的重要性。
二、趣味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一個好的開端是教學走向成功的一半。“導入”若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促進教學互動的先聲,從而使學生產生力求掌握知識的理智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亢奮狀態,將十分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例如筆者在教授“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一節時,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情境問題一:你喜歡聽戲曲嗎?(錄音機播放事先錄好的一段秦腔和一段黃梅戲)問哪段是黃梅戲?它是南方還是北方的劇種?
情境問題二:電腦課件播放南方一個家庭和北方一個家庭分別吃午飯的片斷。問他們吃的有什么差別?
從而很順暢地引入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各方面的差異及其原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為濃厚。這些問題牽引著學生不斷啟動大腦思維,使他們情緒亢奮,真是驗證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又如講《中東》時,利用課件展現由新華音像中心出版發行的《今日世界系列之八――中東》第一部分“千年爭端,今日焦點”:讓學生從課件中感受中東成為今日焦點的因素。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聯系生活,喚起學生的內驅力
在傳統教學中,不重視實踐,只注重地理知識的灌輸,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為了喚起學生的興趣,我們應該讓生活走進課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動的地理情境,這樣才能使學生樂于學習。如交通運輸業這一節中,運輸方式特點的教學是一大難點,具體反映為難記憶、易混淆、運用難。教學實踐中,我改進了教學方法。教師由講解者變成了點撥者,學生由聽課者轉變為積極討論的參與者,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上理解、掌握新知識。
四、口訣教學,讓學生輕松記憶
何謂口訣教學法?從狹義上講,口訣就是簡單易記的句子。這里說的是廣義的,包括民謠、諺語、古詩詞、新詩(科學詩)、歌訣、對聯、順口溜、打油詩在內的知識性強、趣味性濃、概況性強同時簡單易記的句子。而所謂地理口訣教學法就是教師充分運用各種語言,形象地概括各種地理現象、地理數據、地理特征、地理規律,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口訣教學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使較多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知識。地理口訣有形象性、概括性、韻律性等特征。
五、鼓勵想象,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尊重學生,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地位,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索與創新。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敢于標新立異,打破陳規,懷疑一切。那么,你的課堂氣氛要活躍得多。為此,教師要在相信學生具有創造潛力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尤其當學生對教師和書本的觀點有異議時,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價值判斷,而要與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求得正確的結論。
六、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地理課外活動是一種比較容易激發和形成學生興趣的情境,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年齡特點更容易使他們能夠在主動參與的操作環境下形成學習興趣,因此為配合課堂教學,有必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積極組織與地理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比如讓學生參加野外觀察、地理調查或參觀活動,培養學生人事地形、氣候、居民點、工農業生產、交通等等地理要素的技能;組織愛好地理的學生進行各種地理實踐活動;建立天氣預報小區、地址小組、地震小組等等;組織愛好地理的學生進行地理教育宣傳活動;黑板報、壁報、廣播等等;指導學生自己組織地理課外集體活動;制作地理教學用具等等。同時,還讓學生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看報刊,手機摘錄地理知識,開展收集地理知識的評比活動等等。
學生通過課外活動,增長了書本知識,實踐了地理基本技能,同時又可使學生了解社會,直接感受家鄉的美麗山河,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
總之,學生時代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過程最為珍貴、不容忽視的內部動力,引導得當,并不斷給學生以學習的樂趣的體驗,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