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銀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健康問題,在這個背景下,如何科學鍛煉,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也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再加上體育已經成為中考的必考科目,因此,人們也開始思考如何在體育課堂中實現高效教學,使初中生的體能與身體素質得到改善,這也就加強了師生互動,使初中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被提上了日程。
關鍵詞:初中體育;師生互動;師生關系;學生需要;團隊活動
體育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因此,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成為重中之重。下面,筆者從改變師生關系、考慮學生的真實需要、展開團隊合作三個方面,討論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互動的具體策略。
一、改變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直接決定體育教學是教師單向傳授給學生,還是師生互動的最基本因素。一直以來,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都十分“神圣”,他們作為知識的最主要傳播者,深受人們的擁護與愛戴。但是,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教師并非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這也就促使師生關系必須要做出相應改變,才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我剛剛接手我們學校七年級體育教學任務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對我十分敬畏,他們與我說話總是表現得十分緊張,不敢真正表現自己的想法。可想而知,這種僵硬的師生關系是無法實現師生互動的。因此,我多創造了一些與學生交流的機會,還與學生一起參與體育鍛煉,試圖讓學生放松心態。比如,有一次我與學生一起玩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我扮演老鷹,學生扮演小雞。在游戲帶動下,學生漸漸開始感到放松,我與學生打成了一片。不僅如此,我常常關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與他們談心,并且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漸漸地,我與學生建立了“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學生也很信任我,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師生互動的進程。
二、考慮初中生的真實需要
體育課堂除了幫助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外,還讓他們學到科學的鍛煉方法,使其不僅能夠在校園中接受鍛煉,還能夠在未來步入社會之后主動鍛煉身體。因此,體育教學應該是圍繞學生需要展開的,也只有設計出真正符合初中生需要的體育活動,才能夠使其主動參與,并且在鍛煉中不斷改善他們的體質。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想在未來專門學習田徑,于是我便著重對他進行田徑訓練,為他提供更多田徑訓練與比賽的機會,提高他的田徑技能。再如,我們班有幾個學生進入青春期之后,有了發胖的征兆,于是,針對這部分學生,我為他們提供了科學的鍛煉計劃與飲食計劃,幫助他們減肥,讓他們更有自信。
三、展開團隊合作
體育精神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團隊精神,很多體育活動都十分講究團隊作戰。由于我國初中生數量眾多,大多數班級都體現出大班額的特點,這就使教師無暇兼顧每一個學生的需要,也就為加強師生互動增加了諸多障礙。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開展團隊合作,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團隊中進行體育鍛煉。如此,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降低教師的管理難度。每個人都有自身擅長的領域,展開團隊協作,讓學生彼此學習、共同進步,還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近年來,足球已經進入初中體育課堂,這本身便是一種對團隊能力、球員配合等要求較高的競技活動,不同位置的球員所承擔的角色不同。守門員主要是為了負責防止足球進入球門;防守球員要發揮防止對方球隊射門的作用等,這些角色的不同,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長,為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這不僅能保證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還能夠使其肯定自己的價值,在體育課堂中獲得自信,從而堅定他們主動參與鍛煉的想法。而學生也為了得到較好的小組分數,會彼此激勵,互相幫助。
總而言之,體育學科十分看重初中生的參與度,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獲得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要思考如何才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為了加強師生互動,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感;教師要考慮學生的真實需要,只有滿足學生的內心需要,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師生互動的實現;教師要展開團隊活動,保證人人參與,形成人人互助。
參考文獻:
[1]李明宇.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全程滲透師生互動模式的對策[J].科普童話,2014(30).
[2]侯永鑫.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