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用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創新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情境模式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實踐中認知高中數學的理論知識,將理論應用在實際生活之中,將數學理論與生活情境巧妙結合起來,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協助教學,與學生進行課堂的互動交流,創新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氛圍,構建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就情境教學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數學教學;積極影響
創設情境的教學模式,將生活情境加入課堂教案之中,在課堂教學中以景生情的方式讓學生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通過互動實踐提高數學理論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都有明顯提升。
一、使學生以境生情,便于融入學習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創設情境、以境生情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積極參與進來。情境教學首先要做到巧妙在教學內容中導入一個真實情境,讓學生以境生情,也就是因為這個實際情況去自主思考分析情況的結果,從而引出對數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和實踐認知。因此,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在教師講課的時候占據著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氛圍的重要作用。那么對于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趣味性的場景或是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場景進行導入到課題之中,引發學生對情境的共鳴,從而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欲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分析。
趣味性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電子白板的配合下,投影到白板進行互動,呈現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比如說,在高中數學課本上,《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課程中,將生活中的空間幾何體列舉出來,觀察其三視圖和直觀圖。比如桌子的俯視圖是長方形,球的三視圖均為圓形等,將這些情況組成一個趣味性的情境故事,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故事可以從小林同學的身上舉例,今天小林同學拿著籃球放在了桌子上,問從三視圖的角度出發,繪制出三視圖的圖形。學生通過自主的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引發了大腦運作思考,從而進行空間角度的探究和想象,再將自己想象的進行繪出,提高學生的空間概念,培養學生的數學形象思維。
二、使學生以情激思,提高自主思考能力
在互動的模式下,引起學生因為興趣而產生的自主思考。因為興趣學生會引發自我意識的思考行為,教育的過程是需要教師和學生直接進行互動,達到理論知識傳授的目的。借助電子白板等新媒體設備,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象化、生活化,在教師的引導下協助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發現數學規律等。
在高中數學教材中的概率學習中,可以借用圖片或視頻的形式,結合學生熟悉的情境進行引導教學,引發學生思考。如:甲乙兩人相約見面,并約定第一人到達后,等15分鐘不見第二人來就可以離去。假設他們都在10點至10點半的任一時間來到見面地點,則兩人能見面的概率有多大?可以創設教學情境,讓同位兩個人進行自主的情境模擬,發揮思考的自主能動性,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樣的情境帶入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究心理,使得學生在情境中以情激思,自主進行思考探索,達到教學目的。
三、使學生以思導行,提高知識應用的靈活性
讓學生自主進行理論知識和生活情境的串聯,將兩者關系合理連接起來,達到學以致用、以思導行的目的。學生在思考中大多通過教師協助能夠理解數學理論的含義和正確答案,但是學以致用才是高中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能夠以思導行,理解和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該通過知識的實踐性讓學生思考舉出對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創新思維模式。
以點、線、面課題舉例,學生正向思維,去思考回答生活中的物體是點線面之間的關系非常簡單,但是對于理論知識的靈活性不夠,反向思維很容易造成大腦空白現象產生,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求證,就會產生大腦空白的狀況。讓學生學以致用,將理論帶入生活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比如,設置問題情境如下:
P是平行四邊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點,Q是PA的中點,求證:PC∥平面BDQ。
那么要證明平面外的一條直線和該平面平行,只要在該平面內找到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平行就可以了,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式的繪圖和空間概念的思考,有助于學生的學以致用的思維靈活性提升。
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可以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聯系生活實際問題進行實踐認知和探討,對于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有效提高,使得數學課堂生機勃勃,不僅給學生展現了生動的圖文和數學模型,更是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以景生情,讓學生可以自主思考,并通過實踐進行數學問題的認知實踐,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唐曉燕.“以景生情,以情激思,以思導行”:淺談電子白板技術下的初中數學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