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思中 陳婷 方小菊


【摘 要】本文以PLC控制系統安裝與編程課程為例,從課程性質及定位、校企共同設計課程、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要求、課程實施建議等方面,詳細闡述校企合作制訂工學結合核心課程標準的過程。
【關鍵詞】校企合作 核心課程 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7C-0073-03
高職教育是一種跨界的教育,跨界的教育必須有跨界的課程,而跨界的課程首先在課程標準的制訂上就要跨界,即校企共同制訂課程標準。PLC控制系統安裝與編程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工學結合背景。本文從課程性質及定位、校企共同設計課程、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要求、課程實施建議五個方面對校企合作制訂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闡述。
一、課程性質及定位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PLC控制系統安裝與編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調試等專業核心能力,達到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基本要求,同時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科學嚴謹、團隊合作等職業素質和日后從事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調試方面工作的職業能力。
該課程以電氣線路分析與安裝調試、電氣制圖與CAD、機床電氣線路維修為前導課程,后續課程主要有觸摸屏控制技術、專業綜合設計等。
二、校企共同設計課程
緊扣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進行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結合工程項目、工作過程來設計課程項目,同時融入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考證標準、職業素質,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強調過程評價,課程標準設計過程如下:
組建以學校內部教師、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廣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專家的課程開發和實施團隊。
引入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國家職業標準,以企業電氣與自動化設備集成、設計、編程、安裝與調試崗位的工作過程為導向,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進行整合,詳細闡述任務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形成工作任務分析表。
組織課程專家、本課程專業教師召開課程標準研討會,確定課程的項目和學習情境。
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解構與重構,將課程內容分成“電機控制系統設計、PLC順序控制系統設計、繼電器控制系統改造、鋁擠壓成型機綜合控制系統設計”四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項目,每個項目又分為若干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組織教學。
采取以過程評價為主的方式,重新設計課程評價標準。
三、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與企業技術專業人員的反復研討,得出本課程的目標為:掌握三菱PLC、西門子PLC的基本硬件結構與基本指令,具備控制方案提出、可編程控制器及其他器件的選擇、PLC程序的設計調試、控制線路的設計安裝、最終調試等完成工程項目的實踐能力,具備機床電氣線路改造能力,為從事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調試方面的工作打基礎,達到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要求。
(二)細化目標
1.知識目標
(1)熟悉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
(2)熟悉PLC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結構、基本功能、適用領域。
(3)熟練掌握三菱FX2N及西門子S7-200系列PLC基本指令、步進指令、功能指令運用。
(4)掌握PLC項目規劃、硬件設計、軟件設計、系統調試等工程項目實際應用方法和步驟。
(5)會規范編寫控制系統設計說明書等技術文檔。
2.能力目標
(1)具備熟練應用三菱FX2N、西門子S7-200系列PLC進行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能力。
(2)具備根據控制要求,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能力,方案設計包括:選擇可編程控制器、主令電器及其他器件,I\O地址分配及接線圖繪制,PLC程序設計,電氣線路設計與安裝,調試與試運行。
(3)能根據GB4728-00等標準,進行技術文檔的撰寫。
3.素質目標
(1)具有耐心細致的職業素養。
(2)具有不畏困難、敢于挑戰的職業精神。
(3)具有自主學習、勇于創新的職業追求。
(4)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四、課程內容與要求
與企業技術專家共同確定PLC控制系統安裝與編程課程的項目、學習情境、要求以及對應的學時數,如表1所示。
五、課程實施建議
(一)教學方法
將“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貫穿整個教學進程,根據學習情境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設計如表2所示。
(二)教學評價
以過程考核為主,項目成績占60%,期末成績占40%。項目成績主要考核學生平時上課過程中完成實訓項目的情況,每個項目設計1個評分表,評分細則將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融入進去,每個項目的成績加權即為項目成績。課程完成后,讓每位同學完成一份課程設計報告并答辯,綜合課程設計報告的質量與答辯情況給出期末成績。
(三)師資條件
主講老師應具備控制系統實際項目設計經驗和研究生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可編程控制技術專業知識和熟練的維修電工操作技能,能綜合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并具備課程建設能力;實訓老師應具有較強的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技能,具有豐富的項目實戰經驗,具有維修電工二級(技師)以上職業資格等級。
(四)教學條件
1.校內實訓場所
“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場所:電氣控制技術實訓室、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訓室、自動化生產線技術實訓室,實訓室配備先進的可編程控制系統、典型電機控制實訓裝置、常用電工工具等,并具備多媒體教學的環境條件。
2.校外條件
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廣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具有先進自動控制系統企業作為校外實訓基地。
3.教材使用與建設
與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廣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編寫適合我院情況和廣西區域特點的特色講義、實踐指導書。
(五)其他說明
由于本課程與考證相結合,教學內容融入了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標準,對實踐經驗及操作技能要求較高,應由專業技能熟練的骨干教師和具有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資格(二級以上)的教師共同授課。
校企合作制訂課程標準,無論是課程目的制訂、課程項目設計,還是課程的實施均是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促進了專任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交流,增強了教師工學結合課程的開發能力。校企合作開發工學結合核心課程標準,在我校經過幾年的實踐,受到了學生及企業的歡迎,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曹勇安.回到原點再認識職業教育——對職業教育若干問題的哲學思考[J].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報,2015(4)
[2]張瑞榮,成丙炎.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5(12)
[3]覃貴禮.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組態軟件控制技術課程標準設計探討[J].廣西教育,2016(8)
[4]鄭峰.淺析高職PLC課程的設計[J].科技視界,2014(35)
[5]呂麗榮.PLC課程改革的研究及課程標準的制定思路[J].內蒙古教育,2016(4)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4JGZ159);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KY2016YB612)
【作者簡介】蔣思中(1982— ),男,湖南雙峰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工業自動化技術。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