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曙峰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職業教育逐漸為多層次的學生和人群提供了更多提升自我的機會。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實習實踐教學活動中來,有必要對當今的職業教育現狀進行具體的分析,以發揮我國職業教育實習教學的實際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興趣引導;實習教學
實習教學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實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操作和理論規范性所安排的重要教學流程。這一教學過程往往承接了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的理論知識,也為學生在社會中的工作打好了實踐基礎。然而,大部分的職校學生對于實習教學過程都呈現出興趣低、積極性差的心理狀況,對學生的正常學習和教師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困難。因此,我們應該對學生的這一實際情況進行實際的分析,采取加強興趣引導和心理指導的辦法,提高學生的實習實踐能力,從而提升職業教育實習教學的最終質量。
一、當代職業教育現狀
(一)招生入口較低
職業學校與普通高校不同,職業學校存在招生門檻低、招生面廣、學習成本低的現狀。這樣的招生現狀在國家的廣泛人才培養和普通人群的素質提高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與此同時,職業學校也存在著生源較差、學生學習質量較低,學校整體學風較差的教學現狀。
部分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對學習目標和職業目標都缺乏明顯的規劃。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存在較大問題,無法進行正常的職業知識的學習和實習實踐活動的學習。客觀而言,職業學校的學習氛圍和整體風氣較同等水平普通高校都存在著較大差距,這也和職業學校招生情況較差、招生門檻較低有著緊密的聯系。
因此,在我國的人口基數穩定,廣泛性人才培養計劃仍然持續的情況之下,職業學校的招生部門暫時還不能提升招生門檻。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從另一個方面思考更加優質的教育路徑和更為有效的教學引導辦法,改變當代職業學校的整體學風和學習氛圍,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
(二)學生學習能動性較低
在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當中碰到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弱,學習能動性較低。在實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指導學生運用某一技能基礎或專業的某一處知識,與實際的操作和具體的工作情景相聯系,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驗證書本上的具體理論,同時提高學生的規范性技能。但是這個教學過程需要學生積極參加,積極思考,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對實踐內容進行解析。然而,大部分的職業學校學生在實習教學的過程當中往往處于第三者的旁觀位置,沒有把自己當成課堂學習的主角,也更未把自己放置在實習操作的一把手位置上。這樣的學習現狀導致了學生無法領會教學的精髓,對教師所講的規范性操作也無法進行深刻的理解。
(三)管理難度大
由于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層次較多,各層次之間的差異較大。這就造成了教師在實習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管理比較困難。職業學校的教師在實習教學的過程當中,既要兼顧優秀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也要考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是否能夠跟上教學的進度,既要管理班級的學習氛圍和討論氛圍,又要掌控課程的進度與節奏。這對于教師不僅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能力的提升。想要進一步進行統一的教學管理,就要以學生的興趣引導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
(四)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大多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小學、初中等基礎教學階段并未形成系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能力、學習方法、信息獲取路徑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實習過程當中,并不知道通過怎樣的學習方法和聽課辦法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收獲,在鞏固自己的基礎前提下進一步鍛煉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因此,整體看來,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實習過程當中都缺乏積極的學習興趣,而這一原因在于缺乏學習方法、缺乏學習能力。因此在下文當中,筆者將通過合理的學習興趣引導的介紹和討論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方法。在理論層面,學習興趣的增強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增強,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可以看出,更加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實習教學模式和更加具有實際意義的興趣引導辦法,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規劃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可以通過興趣引導的作用討論和方法討論,探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綜合辦法,從而實現提升職業學校實訓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
二、興趣引導在實習教學中的作用探討
(一)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實習教學過程當中,能夠通過激發職業學校學生的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方法。華羅庚先生說:“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而這種探索的精神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正是當今職校學生所缺乏的。要想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優秀人才,興趣引導便是教學路徑優化的第一步。做好職校興趣引導工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是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者必須履行的職責。
(二)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興趣引導辦法下的實習教學活動是實現我國素質教育和綜合性教育的必要教學手段。當今的職業教育也受到了應試教育的沖擊和影響,部分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和最終的教學效果實行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育辦方法不僅不能起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作用,反而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引導下的教育教學活動可以幫助教師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可以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當中真正地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從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綜合性人才。
三、具體的興趣引導教學路徑
(一)考慮學生年齡特點,抓住學生興奮點
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由于其年齡特征和心理生理特點,有著探索欲強、求知欲強、好奇心強三大特征。職業學校實習教學的教師應該在考慮學生年齡的基礎上,結合他們的興趣需求進行實際能力的培養。
在實習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要用新鮮事物作為課堂教學的起點,在學生對課題本身產生興趣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多提問,多引導,多指導,促進學生對操作規律和社會現象進行思考,從而提高現代化素養培養的教學效率。
(二)開展互動型的培養路徑
在興趣引導培養的實習教學過程當中,開展互動型的教學路徑,是轉變學生以第三視角進行學習的有效辦法,這一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能力。在學生對課題產生興趣的基礎之上,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和班級交流活動,也可以任務性學習或競爭性學習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培養效果。
在職業學校的實習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運用互動化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的教育辦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親自操作過,體驗了實驗方法和技能的操作規律,才能從失敗和成功中反復總結經驗,培養起自己的職業認知觀和具有特色的學習辦法體系。與此同時,廣大職業學校的教師也應該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意識到職業教育不能單純以教學和背誦為目的,而是要將學生和生活經驗、實際職業、感情興趣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發掘自身的潛力。
(三)科學分析市場,幫助學生準確定位
在職業教育的過程當中,職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科學理性地分析市場和今后會從事的職業。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換位思考,為學生講解今后職業的大致工作情況和在工作中會遇到的具體問題。在與學生的交談過程當中,把握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興趣取向和學習習慣的不足,從而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學習指導。
大部分職業學校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學習能動性較差,原因之一便是缺乏自信。這部分學生對未來的自我定位缺乏明確的目標,也不清楚今后走上社會的自己會發揮怎樣的具體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適當地發揮心理暗示和職業引導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動向和個性特點進行細致觀察,通過合理的市場分析和細致的心理引導,豐富學生對目前學習情況和職業定位的想法,讓學生深入內心地了解自我,增強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源動力。如果說,課堂方法、實習教學氛圍、互動教學都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輔助工具的話,那么幫助學生了解自我,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能力,則是深化教育目標、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的核心教育方法。通過這樣的辦法,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具有特色的技術者,促使他們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四、總結
職業學校的實習教育過程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提升個人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教育流程。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更應該對當今的實習教育現狀從學生能力、學生參與度、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在興趣引導和心理指導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培養自我特長和自我特色,發展學生的工作技能,從而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社會工作中發揮出更大的能量。
【參考文獻】
[1]任國榮.中國職業學校學生興趣能力培養現狀[J].中國教育科學,2016,11(05): 1-2.
[2]吳仲.以學生興趣為基礎,開展科學培養教學[J].中國教師導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