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健華


【摘要】翻轉課堂已然是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微課作為翻轉課堂在課外進行知識傳授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文章對翻轉課堂下口語交際課運用微課作可行性分析,結合實踐研究,擷取兩個案例來述說微課設計的思路,分析微課在口語交際中的應用實效。
【關鍵詞】翻轉課堂;口語交際;微課
【專項課題】本文為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青年專項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成果。
口語交際是言語知識和交際技能的結合,是一個借助體態、表情、具體的語境進行雙向或多向交流的動態變化的復雜的言語過程。口語交際是一門以技能任務為主的課程,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是中職生在未來職場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2012年5月,《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工作者要“以先進教育技術改變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新興教學模式,在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下,推動著職業教育工作者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推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
在傳統口語交際課教學中,出現教學課時受限,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情景難以創設等情況,口語交際課教學多停留在理論上的學習,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無法得到深入學習與鍛煉……基于此現狀,我校從2015年開始,開展了《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的課題研究,以信息技術為突破口,對口語交際課開展大膽的探索與有益的研究。本文著重對翻轉課堂模式下口語交際課微課的設計與運用研究進行論述。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2014年7月,陳玉琨和田愛麗合作出版了《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一書,書中對翻轉課堂的定義是:翻轉課堂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建教學微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進行練習,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課堂即課前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完成知識的傳授,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作業、教師單獨輔導等各種形式,完成知識的內化的教學方式。
從以上定義得知,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需要以微課為支撐,微課是翻轉課堂的核心內容,微課資源的優劣直接影響其教學質量。
二、翻轉課堂下的口語交際課運用微課必要性
首先,在口語交際課中運用微課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形成的客觀要求。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學習、訓練、實踐過程。微課作為課前學習的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反復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解惑,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完成知識內化和吸收。人本主義理論強調教學過程, 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其次,在口語交際課中運用微課是拓寬學生口語訓練空間的需要。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的角色由主導者變成引導者和輔助者,課前學習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知識點,找出自己在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在課堂內化中可以有針對性參與研究與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能發揮自身能動性,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口語交際課微課設計思路
微課作為翻轉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課前知識傳遞效果,影響課堂內教學活動的設計,從而影響最后的效果。良好的微課資源可以更好地指導翻轉課堂的開展。因此,對于微課設計尤為重要。
(一)知識點的選擇
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首先要慎重選擇知識點,并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起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的內容主要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根據這一要求,課題組對人教版《語文》(基礎模塊)上下冊“介紹、復述、體態語、推銷、應聘”等12個口語交際項目進行系列化微課開發,設計支撐學生自主學習、輔助教師教學的微課資源(圖片、文字、視頻),詳見表1。
(二)微課資源的設計
黎加厚認為:“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設計,要遵循四個突出的特點:短、小、精、悍。短即視頻長度短;小即微課選題主題小;精指設計、制作、講解精良;悍指學習效果給人震撼,令人難忘。微課的設計應以引導驅動學習為目的,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微視頻或課件的錄屏,可以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提問體現其中,讓學生看后有所思,為課堂內化學習作有力的鋪墊。如《口語交際:體態語》,一顰一笑皆傳情,如何讓學生理解無聲的體態語呢?精練的圖片和視頻是最能展示體態語的要點。課題組做了以下的設計(詳見表2)。
四、口語交際課中微課的應用
根據每一個口語交際任務,進行方案、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用攝像機錄像合成,或使用camtasia studio8.0等錄屏軟件,將錄制好的微課,發布在微信公眾號“職時攻略”上,方便學生通過手機等媒介完成課堂知識傳遞學習。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觀看微視頻,參與測試、在線答疑、討論等環節完成教師所設置的過關任務,實現知識(技能)的傳遞;教師通過批改學生過關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在線答疑和討論情況,獲取微課的教學效果并發現學生的問題,作為下一階段課堂內化學習的鋪墊,促進翻轉模式下的口語交際教學課堂效果更高效。
(一)利用微課學生課前自主學習
在傳統教學中,遵循的是從識記到創作的教學邏輯,在操作上通常是會把識記和理解這些難度比較小的環節放在課堂教學中,而把應用、分析、評價、創造等難度較大的環節,放在課后讓學生自己解決。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顛倒過來了,即把識記、理解這些難度比較小的環節放在課外,讓學生運用微課自主學習,在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應用、分析、評價、創造知識。
(二)利用微課開展課堂教學
課堂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繼續,微課是課堂翻轉課堂的重要教學資源。一方面,微課學習情況可以作為調整教學策略的依據。在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軟件平臺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調整課堂教學進度、難度,制訂個別輔導計劃,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微課也可以作為一種教學資源。
(三)利用微課進行課后鞏固學習
鞏固是學習的必要環節,也是對課堂學習的拓展。教師在完成教學之后,安排適當的預設任務,讓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以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如在學習完《口語交際:體態語》后,教師可以微課的形式展現應聘面試、與上級交流等情境,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基礎上,總結在這些情境中應該如何恰當把握體態語。
五、效果與反思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中能發揮其重要作用。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微課的應用極大地推進了口語交際課的有效實施,從理念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從模式上改革教學模式,切實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出發點,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長。為更直觀了解學生微課學習的成效,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到“有30%的學生表示非常樂意進行微課學習,有61%的學生能夠接受微課的學習,有35%的學生認為這種學習模式能提高自己口語交際能力,有51%認為這種學習模式對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微課在翻轉課堂口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效果已經初見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微課設計中,口語交際與專業結合緊密度有待加強,微課設計形式尚需豐富優化等等。如何更好地設計、開發與實施基于翻轉課堂的口語交際教學實踐,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汪曉東.微課的外在特點與核心特征[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01):35-37.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3]葉瑩穎.人本主義理論下的翻轉課堂教學[J].文教資料,2015(2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