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際化交流逐漸增強,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我國對英語普及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在大學英語教育過程中應該要考慮到學生的母語環境,要加強對跨文化交際理念的應用,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從跨文化交際視角出發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文化交際 大學英語 教學模式 跨文化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8-0-01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尤其是隨著我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逐漸提高,英語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學習英語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中的重要任務,很多大學生為了在畢業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斷加強英語學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反映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水平不高,尤其是聽力和口語,一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高校英語教育是高校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內容,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教育過程中,高校對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英語和漢語屬于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我國的母語是漢語所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把握兩種語言之間的差別和聯系,用一種跨文化視角去看待英語教育,改變英語教育模式。
一、高校英語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很多教師按照大綱教材進行講課,導致很多學生成為讀寫能力、考試能力較強的學生,但實際應用能力較差,尤其是對于語言類學科,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導致語言課堂沉悶乏味,毫無生氣,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極大的影響。在素質教育時代,高校教育是一種綜合教育,要進行知識培養、語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是一門涵蓋面廣、專業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在素質教育時代,高校越來越重視英語教育,英語教育屬于語言教育范疇,雖然英語教學在不斷改革,但依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下方面:
1.教學理念陳舊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加強對英語教育的重視,只是按照大綱教材進行教育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圖片、視頻等素材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在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很多教師只是對大綱教材進行講解。另外,由于一些學生自身對英語學習的認知不充分,認為英語學習可有可無,另外有的學生由于基礎比較薄弱,在學習過程中覺得難度較大,進而漸漸放棄英語學習。
2.跨文化交際意識淡薄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仍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解各種語法知識,忽略了學生的文化交際水平以及英語表達能力,而且在課堂上沒有形成一種跨文化交際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自己放在一個“主角”的位置上,按照漢語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單調乏味的知識體系導致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很低。
3.教學方法老舊
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較傳統,忽視了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以及知識經驗基礎,教學過程中采用滿堂灌方式,按照大綱教材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英語語法、單詞、句型等方面的教育,沒有積極思考教學方式的創新和改革,所以導致學生的英語虛席水平低下。
二、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討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語與英語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跨文化視角的應用,促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文化導入法
文化是語言的基礎,任何一種語言產生與發展都是建立在歷史文化基礎之上的,英語也不例外,很多學生雖然學會說英語,學會解題,但是并沒有真正掌握英語的精髓,在與其他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往往也缺乏文化意識,鬧出許多消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強文化的導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在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有很多英語表達都是日常化的,除了在一些非常正式的場合會使用完全正規、嚴謹的詞語之外,很多生活中的交際都使用日常性語言,這些語言就帶有明顯的文化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英語文化的分析,要從詞語文化和話語文化兩個方面進行文化導入,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對語言的影響。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更好地應用語言。
2.利用新媒體加強課堂情境的設置
英語教育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對我國的教育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在當前的教育時代背景下,學校更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更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依舊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重視,充分利用課堂的短暫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積極融入課堂中。基于跨文化交際視角開展英語教育,應該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例如在課堂上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對商務英語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在模擬表演的過程中使用了網絡、微信、微博等傳媒形式,讓學生通過這些新的傳媒平臺進行商務溝通。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要將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去,比如代表中國一方的學生在與代表美國一方的學生進行談判的時候,要考慮到對方的文化習慣、在使用語言的時候要使用正式、嚴肅的語言,同時,也可以結合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規用于,使得整個談判過程變得更加輕松,雙方都要以對方的語言文化為基礎,組織語言、思考如何才能讓語言表達更加妥帖和恰當,提高談判效率。實踐模擬過程可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鍛煉,從而使得學生加深對這些商務禮儀的認知,并且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3.加強評價模式的創新
學生的學習水平是教師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的依據,教師應該要對教學成果進行分析,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從而了解教學現狀,對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傳統的考核模式簡單、不全面,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學生的全面考核。要增加對學生的語言口語能力考核的比重,體現出英語口語實踐教育在大學英語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跨文化視角和理念的應用,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徐濤.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6(11)
[2]霍興麗.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6)
[3]周麗.跨文化視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思考[J].中國市場,2009(31)
作者簡介:張恒禎,(1987.7-),男,河南人,學士學位,助教,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