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瑞
摘 要:本文闡述了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實操技能的重要性,如何運用工匠精神規范學生的實操技能,從五個方面描述了在實操技能過程中如何運用工匠精神指導學生成為一名具有執著專注、專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嚴謹求實,一絲不茍、創新進取、勇攀高峰的技能型人才,報效國家,塑造自己精彩的人生,為打造技能強國出一份力。
關鍵詞:職業教育;實操技能;工匠精神、技能強國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2
在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的教學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服務于一線的技能型人才,授課學生普遍表現出較弱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適合直觀形象的教學,強調實踐應用能力,應此,如何加強學生的實操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職業教育,不僅要傳授事實性的知識和操作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學會 “如何工作”,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建立職業認同感相結合,符合職業能力發展規律與遵循技術、社會規范相結合,學校教學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就需要技能型人才具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通過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以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指導實踐操作,使操作品質演繹超越時代的、嶄新的工匠之道。工匠精神教育課與實操技能課的融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執著專注、專心致志
執著專注是優秀工匠的必備品質。執著就是長久地、甚至用一生來從事自
己所認定的事業,無怨無悔,永不言棄。專注就是把精力全部凝聚到自己認定的目標上,一心一意的做下去。用心做一件事情,這種行為來自內心的熱愛,源于靈魂的本真,不圖名,不為利,只是單純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為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生產流程還是檢測流程,都在不斷完善。
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使食品質量問題成了人們普遍最關心的問題。一線的質檢人員如何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成為職業技工院校的首要培養職責。食品檢驗的專業核心課程是檢驗實訓課,實訓課程學習項目是根據企業需求制定的,學生學習的實訓課程在今后的崗位上是直接對接的,直接應用的。學習實訓課程有利于在從事食品檢驗相關行業的工作中,更好的從事崗位任務。
在實訓課上,培養學生專心致志的做好檢測任務,認識到任何一個檢測環節有誤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都可能對食用者帶來危害。作為一名質檢人員,身負他人的安危,擁有圣神的使命感和價值感。讓他們肩負的使命感驅使他們一心一意、心無旁騖的去學習。
二、精益求精、追求極致
技能人才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要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純粹的專業眼光嚴苛的審視自己的工作,醞釀最完善的工藝流程和技術關鍵,不允許有任何疏漏。
食品檢測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小到刻度的讀取,大到儀器的操作,都要精益求精,考慮到不同方法產生的誤差大小。比如滴定管中液體的讀數,應考慮到視線、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滴定結束時讀數仰視,讀數大于正確操作時的讀數,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后的結果偏高。結束時讀數俯視,讀數小于正確操作時的讀數,造成的滴定誤差,使最后的結果偏低。所以,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應嚴格規范自己的操作,減小操作誤差,保證檢測結果的 準確性。
三、嚴謹求實,一絲不茍
技能人才應一板一眼、一絲不茍地做事,杜絕任何投機取巧的行為,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報告檢驗結果。
在實訓課程中,把法律、法規、標準、精確作為指導學生的檢驗工作的鐵律,不可逾越。任何檢測過程都要做到有據可依、符合技術標準和工藝規范。比如,檢測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直接干燥法、減壓干燥法、蒸餾法、卡爾·費休法等,但并不是任何食品都可以使用任意一種檢測水分的方法。學生在檢測食品時,應根據國家標準中,每種檢測方法的使用范圍進行選擇。在檢測過程中,烘干后的樣品需要用干凈的手套取出,如用手直接取出,可使稱量皿不夠干燥,影響秤量結果,所以把每個操作要求和工作步驟都落實到位,不尋求“捷徑”,不敷衍了事,不放棄任何一個細節和細微之處,保證操作結果符合標準,甚至高于標準。
四、創新進取、勇攀高峰。
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不斷地創新進取,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相應的物質條件,對原來的技術和事物進行高級和創新,獲得更好的技術或事物。
比如,試驗優化就是對廣義試驗(包括實物試驗與非實物試驗)進行最優設計的一種優化方法,通過合理設計試驗方案,有效控制試驗干擾,科學處理試驗數據,全面進行優化分析,直接實現優化目標,是一種能獲取信息的有效的科學創新手段和方法。
五、匠心筑夢、技能報國
無數普通的工匠用自己的匠心,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中國夢努力奮斗著。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將自己的崗位變成舞臺,將自己的勞動變成創造,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技能報國的理想追求中,塑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學生在實訓操作過程中,應心存敬畏,這種心理具有警戒與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規范和約束認定言行舉止。
工匠精神的教育應時時刻刻貫穿于實操技能課中,加強技能人才的自我認知和技能水平,用“心到、神到、手到”的高超技能,不斷創新、豐富著我國當代輝煌的科技文明。
參考文獻
[1]工匠精神及其當代價值[J]. 肖群忠,劉永春. 湖南社會科學. 2015(06)
[2]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 王麗媛. 職教論壇. 2014(22)
[3]試論當代中國“工匠精神”及其培育路徑[J]. 胡建雄.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6(02)
[4]技能型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的關聯耦合研究[J]. 李夢卿,楊秋月. 職教論壇. 2016(16)
[5]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教育教學研究[J]. 徐偉.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02)
[6]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孫睿. 西部素質教育. 2016(07)
[7]當代職業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 鄧成. 當代職業教育. 2014(10)
[8]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意蘊及其實現路徑的選擇[J]. 葉美蘭,陳桂香. 高教探索. 2016(10)
[9]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培育路徑研究[J]. 李進.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27)
[10]應用型人才培養視域下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探究[J]. 孫建偉,劉妍,趙娜,宋培培,李莉. 赤子(上中旬). 2016(16)
[11]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意蘊[J]. 查國碩. 職教論壇. 2016(07)
[12]“中國制造”視域下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探析[J]. 王新宇. 職業教育研究. 2016(02)